第06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1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届天津少儿曲荟举办 18所中小学学子演唱鼓曲
娃娃学曲艺,收获传统文化滋养(图)
本报记者 刘莉莉 文并摄

  日前,由市教委、北方演艺集团主办的首届天津少儿曲荟在津唱响。18所中小学校的学子登台演唱鼓曲,曲种丰富,唱段也是经典与原创兼具,成为近年来我市曲艺美育实践成果的缩影。

  在首届津门少儿曲荟上,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市美学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向九旬高龄的萧作如授予课本曲艺功勋称号,致敬这位对少儿曲艺作出贡献的老人。艺术史学者刘恒岳介绍:“30年前,萧作如等几位老师深入到当年的西青道小学,开创了课本曲艺的先河。梅花大鼓《白头翁的故事》讲述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西河大鼓《壶盖为什么会动》讲述英国科学家瓦特小时候善于观察的故事……把当时小学教材中的内容编成适合孩子的少儿鼓曲,天津是首家。”

  时至今日,津门校园曲艺氛围依旧浓厚。据北方演艺集团介绍,专为培养曲艺播种人的“曲艺师资培训班”已开设了7期,来自全市146所学校的180人次参与其中。通过培训,教师们系统学习曲艺知识和表演,把传统艺术学到手、带回学校、传给学生。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自2005年就在学校文艺展演中设立了曲艺项目,至今,学生表演的曲种越来越丰富。同时,拥有曲艺社团、曲艺兴趣小组的学校也在逐渐增加。

  宝坻区新开口镇初级中学教师陈静通过参加师资培训,曲艺知识不断完善,经常在课上普及曲艺。她说,虽然一节课时间很短暂,但播下一颗文化种子,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孩子们学唱传统曲艺,也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陈静创作了多首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京东大鼓:《一枚团徽》把共青团员的青春理想娓娓道来;《家风家教要记牢》朗朗上口,唱出尊老爱幼、诚恳正直、勤俭节约等良好风尚,潜移默化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课本题材作品《少年英雄王二小》歌颂英雄、学习英雄……

  此次少儿曲荟上,天津师大第三附属小学四年级学生霍向蕙表演了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收获了掌声。她和曲艺的缘分,竟源于一场“误会”:选择二课堂项目时,霍向蕙对“京东大鼓”四个字很好奇,她以为这个“鼓”是类似现代架子鼓的一种乐器。一上课才知道,这个“鼓”其实是很有历史的传统曲艺,既要嘴里唱,又要手上打板敲鼓。刚开始,她觉得很难,可老师唱的又是那么好听,这引发了她的兴趣。她越学越喜欢、越学越带劲,身上的曲艺基因渐渐被激活,不仅学会了不少京东大鼓唱段,还开始学习唱单弦、打八角鼓。现在,她还当上了助教小老师,带着两个一年级小朋友一起学唱,在传统艺术中收获快乐和自信。

  多位教育界、曲艺界人士在采访中都表示,推广少儿曲艺并不是为了把所有孩子都培养成专业演员,而是以此培养曲艺观众和孩子们的曲艺情怀,在成长道路上收获传统文化的滋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