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必须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一直以来,河西区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以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打造河西高端人才发展促进中心、建设河西人才公寓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在政产学研对接合作、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人才引育服务保障等方面倾心倾情、持续用力,全力营造爱才育才引才用才的浓厚氛围。随着京津冀数字经济联盟秘书处、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等一批优质平台相继落户,为河西吸引汇聚一大批前沿科技、高新产业、白领高管、商务人士等优秀人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紧扣聚才之责 加大工作统筹
人才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高规格成立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先后制定《河西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和《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实施方案》,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路径。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双招双引”、“多元评价”、“人才引进”联办等工作机制,着力在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上精准发力,不断做优人才发展“生态圈”。
紧抓引才之策 积蓄发展动能
人才政策效应逐渐显现
每年设立2000万人才建设专项基金,先后出台《河西区引进培育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实施办法》、《河西区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的扶持办法》、《河西区引进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入学流程》等10余个政策文件,贯穿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全过程,构筑起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截至目前,“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累计吸引人才落户52904人。2020年河西区承接了市内六区唯一的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目前联盟已汇集专业技术人才7218名,链接院士专家10位,承担重大攻关任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21项。对国内外一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顶尖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团队,按照“一事一议”“一人一策”量身定制支持政策,累计引进急需型人才322名。
紧盯展才之能 注重产才融合
人才创新平台充满活力
坚持以用立业、以业聚才,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成长融合共进,聚焦全市金融街、中央商务区建设布局及制造业立市、港产城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立足于河西数字、金融、设计、航运、商贸等营收超百亿、千亿的“五大”优势产业,以及专业咨询、健康服务、文化旅游体育、人力资源、检验检测“五小”潜力产业,初步形成中央商务区小白楼片区、友谊路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陈塘科技商务区、新八大里地区数字主题园等产业发展增长极和人才聚集新高地。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天津市区块链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优质平台相继落户陈塘地区,河西区政府和南京理工大学北方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实现资源要素联动,成功承接天津市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拥有各类有效知识产权一百余项,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紧贴爱才之道 擦亮人才品牌
人才服务保障温暖有力
树牢“河西就是品牌、人人都是环境”的“大环境”理念,立足河西教育资源富集、医疗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城区品质卓越、居家养老工作全国领先等优势禀赋,拿出“经济强区 品质之城”的最优资源和最大诚意爱才留才,不断强化合作、优势互补,围绕人才落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要素的优质服务,以“最好口碑、最优服务”让大家安居乐业、暖心舒心,以实际成效汇智聚才、拴心留人。
当前,河西区深入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使命,举办首届“河西人才节”,以“才聚河西 筑梦未来”为主题,以专属节日的形式表达求才爱才的诚意,陆续开展“百年树人·智汇西岸”人才林揭牌仪式暨人才专线游活动、“科技创新·放飞梦想”领域科技前沿的无人机表演灯光秀、“津遇良缘·缘随心动”单身青年人才联谊活动、“科创中国·天津行”工程设计领域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大国工匠·精神传承”高技能人才风采展、“金融助力,人才赋能”成立金融人才创新创业联盟、“青春不散场·毕业留河西”大学生招聘会、“人才吹哨·部门报到”人才服务直通车等活动,并将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河西区人才引育一揽子政策等系列活动,助力天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做大做强,使河西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链拓展延伸,推动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