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天津市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与分享会暨天职师大第三届劳动教育实践周闭幕式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举行。活动围绕“总结经验 探索模式 开启新征程”主题展开,回眸天津市劳动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经验,对准新形势、做出新判断、总结新经验、描绘新蓝图,推动开启天津市劳动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天津市劳动教育成果展观摩活动。包含两条主线,一条主线为天津市劳动教育工作成果展示。在位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二楼占地1638平方米的“劳动教育综合情景工作坊”,通过展板、丽屏、交互智能平版、LED大屏等方式,立体化多角度集中呈现了近两年来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天津市劳动教育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天津市劳动教育大事记展板突出呈现了2021年以来天津市劳动教育发展中的大事、要事,这些关键时间节点的关键事件决定了天津市劳动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与大格局。六个主题模块的天津市劳动教育工作成果总结,则具体呈现了天津市劳动教育的新作为、新气象与新成就,包括“‘两中心一联盟’的成果汇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赛项展示”“构建‘标准化、进阶式、菜单型’的劳动教育师资培训新范式”“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技能大赛展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成果”“天职师大劳动教育工作成果总结”。活动现场,还特别呈现了天职师大“劳动教育专业”理实一体的现场教学情境,师生围绕劳动教育EPIP模式展开了精彩的教学互动。
另一条主线为天津市大中小学特色劳动教育项目展示。现场设立了“经典项目劳动工坊”“非遗传承劳动工坊”“EPIP劳动工坊”三大区域,汇聚了来自天津市16个区以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约76个特色劳动项目的现场操作演示与劳动作品展示。“经典项目劳动工坊”聚焦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等主题,展现最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典型劳动教学场景。既有津门一绝“摊煎饼”、津门小吃“糖墩儿”制作、花样面食制作,又有“剪纸”“木工”“陶泥”“竹编”“结绳”“串珠”“缝纫布艺”“柳条编织”“中国结编织”“扎风筝”等手工制作,也有“叶雕”“创意麻编”“木筷搭建”“葫芦烙画”“麦秸画”“篆刻艺术”“衍纸技艺”等传统手工技艺。同时也包含中医项目展示、“香囊”“药囊”制作、服装创意制作、汉服设计与制作、工匠精神之古籍摹制、自行车装配、3D打印山楂文创作品等特色项目。此区域还特别呈现了新技术与劳动结合项目,包括激光雕刻作、3D打印、模拟机器人、智能机械臂、数控加工等。“非遗传承劳动工坊”则汇集了非遗传承的经典劳动项目,比如“杨柳青年画” “鲁班锁”“泥人张”“非遗绒花”“景泰蓝珐琅掐丝年画”“扎染”“非遗白氏哨印”“木板烙画”等。“EPIP劳动工坊”则呈现了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项目中的应用,既包括科技创新的水培种植、传统的土培种植等农业劳动项目,也包括藤编、扎染等传统工艺,还包括创意航模制作等新技术应用,还包括了天职师大技能大赛金牌项目“无碳小车”“油漆装饰”,已经应用工程实践创新组件进行的创造性劳动项目。
观摩活动后,举行了天津市劳动教育成果分享交流会议。
市教委副主任郝奎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张金刚分别致辞。
会议中,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南开学校以及天津市实验小学等4所学校进行了劳动教育经验的分享,展示了2022年天津市高等院校劳动教育课程遴选精品课程、天津第一届中小学劳动教育案例(课程)遴选示范课程,以及2022年天津市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师资研修学员的培训成果汇报,见证了首部劳动教育教师培训指导手册《新时代劳动教育 政策·模式·实践·案例》的预发布,聘任了非遗传承人作为天津市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的劳动教育导师,发布了天津市劳动教育“两中心一联盟”公众号以及天津市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2023年培训计划,并为10个天津市劳动教育师资研修基地授牌。
市教委二级巡视员、体美劳教育处处长张健青最后做总结发展,全面点评了天津市各区劳动教育特色和亮点。
此次活动由市教委、天津市劳动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天津市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主办,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承办。 记者 张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