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牢记嘱托启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十周年系列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1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引领天津高质量发展(图)
本报记者 刘雅丽 王睿 张璐 廖晨霞 本报记者 钱进 赵建伟 吴迪 刘欣 摄
如今,丁家瞿阝村麦田引入了农用无人机进行作业。
中新天津生态城惠风溪新貌。
津药联合院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才。
实训中心里,王传龙为学生讲解工作原理。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深情寄语

  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希望天津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努力提高粮食自给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

  10年成长 武清区南蔡村镇丁家瞿阝村

  “明天再来又不一样”

  京津城际武清站向北10多公里,武清区南蔡村镇丁家瞿阝村枕着千年运河的臂弯,大河滋养,沃野连片。

  “我们村原是河滩地,先天就肥。可那阵为啥还穷?单种几亩田,小家小户富不起来。村里没产业,村集体两手空空。”张宝军家位于村委会后身,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14日来此视察的照片贴在墙上,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宝军就站在总书记身旁。

  “总书记来时,穿村堤顶路还没修,一过大车,运河大堤下,连我这隔几排的院儿都尘土飞扬。”老支书面窗而坐,窗外收拾得干净利落,小方院清清爽爽,堂前廊下,盆栽幸福树像洗过一样油亮。

  村庄,越来越美

  在老支书带领下,我们前往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那片麦田。丁家瞿阝村正开展新一轮人居环境提升改造,村中路新铺了水泥,环村路上驶来推土机,一家家院墙正在修整……

  不知不觉间已到武香路村口,一望无际的麦田映入眼帘,“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大字立在中间。这里就是总书记当时视察天津的第一站。

  当了三届村支书的张宝军,两年前“卸任”后依旧热心村里事务,是丁家瞿阝村的“百科全书”,“总书记来时,嘱咐我服务好百姓,让乡亲们多收入,我牢牢记着。2013年村里小麦亩产不足1000斤,玉米亩产1000多斤,那时候基础设施差,地不得浇不得排。十年来,道修了、泵添了、渠建了、变压器增加了,还引入水肥智能一体化灌溉系统,优种小麦亩产到了1100多斤,玉米亩产收到1400多斤。”

  日子,日新月异

  总书记视察后的第二年,村里建成葡萄种植示范推广基地,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迈向探索都市型农业之路,如今已形成220亩110栋面向都市人群的果蔬大棚。2014年,在帮扶组等的扶持下,村里建起武清区第一家石磨面粉厂,村口百亩普通麦地统一流转后改种富硒黑小麦,麦收直接进厂,经传统工艺加工成多样面粉,不断丰富京津冀消费者的厨房。村里路平了、花多了、人更勤了……2013年到2022年底看“账单”,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6万多元提高到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几乎为零跃升到110多万元。

  总书记来视察时,村民杨振刚正在地里干活,“总书记亲切地和我握手,问我家多少口人多少地多少收入,我说6口人7亩多地,一亩一年净落1000元。”那时,杨振刚做梦也没想到,一亩地收入能涨10多倍。如今老杨早把自家承包地流转了出去,改为承包3亩多葡萄棚,“一亩地300多株树,一株产10来斤,一亩就是3000多斤,按平均5元一斤团购价算,还能卖1.5万元呢。”

  变化,俯仰皆是

  来到村委会,已近午后2时,忙活大半天的村“一肩挑”张鸿勋还没顾上吃午饭,“一忙活就过饭点儿了,习惯了。大家都盼着这片地儿更好,以优异成绩向总书记汇报。”

  今年3月,聚焦天津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以大运河为主干,以运河东畔六镇为示范区,49.4万亩的福运武清都市农业公园亮出“施工图”:以南蔡村镇为起步区,建设覆盖武清区乃至京津冀的粮食、蔬菜、食用菌、畜禽及林业等种业产业示范园区,推动全区现代都市型农业高质量发展,“丁家瞿阝村节点是南蔡村镇核心组团龙头。”干劲写在张鸿勋脸上,这个受乡村振兴“磁吸”而来的大学生描述节点建设,“村里正打造‘红色研学、金穗小镇’,修公园、建学堂……桩桩件件都是大事。”

  大事小情连百姓。一间屋腾退出来新挂上“就业驿站”牌子,工人正在屋内拾掇,“马上迎来第一场招聘会,让闲置劳动力面向大市场。”看着“真诚为民”等图标一件件贴上墙,张鸿勋眼里有光,“你明天再来又不一样。” 本报记者 刘雅丽

  暖心回访

  邵凤成:深情嘱托 一直记在心上

  邵凤成皮肤黝黑,可越是晒得慌,越是往地里钻。

  作为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邵凤成闲不住,“总书记嘱咐我帮助村民搞好田间管理,我一直记在心上。”

  那是2013年5月14日,时任武清区植保植检站站长的邵凤成,正在南蔡村镇丁家瞿阝村指导乡亲们田管作业,远远望见习近平总书记走来,“总书记踏着潮湿的田埂,从田边走到田间,仔细察看小麦病虫害防治情况,了解夏粮生产形势,同我们亲切握手交谈……”

  转眼十年,邵凤成回忆难忘瞬间,依旧心潮澎湃。他带记者来到武香路村口说:“总书记从武香路下车走过来,先是到田边,躬身看了看麦穗,抬手拂了拂麦秆。那块地刚施完药,没虫,种的是优种,麦秆粗壮,抗倒伏。总书记看完起身往前走。”

  不远处,邵凤成正指导农机手喷洒“一喷三防”(喷一次药,防病防虫防早衰)后期农药,村民杨振刚正拔除高穗,为小麦提纯复壮。看到总书记沿田埂走来,他们赶紧迎上去,“杨振刚走在我前面,当时他手上黏着土,总书记亲切地向他伸出手,杨振刚有些不好意思,迅速在裤腿上抹了两把后握住了总书记的手。”

  初见总书记,邵凤成很激动,有些拘谨,“总书记很幽默,他见我穿着标有技术员指导员的衣裳,就问我指导好了有什么好处,我说将来评奖评职称评先进,组织肯定考虑我呗。我说完,总书记笑了。”回答总书记提问,邵凤成感觉像和亲人拉家常一样没了约束感,实实在在地汇报了小麦选用的品种、浇水施肥情况、夏粮生产形势等,“总书记是种田的行家里手,问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

  十年来,牢记嘱托,邵凤成的干劲足足的。已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他,把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了田野,足迹遍及武清区400多个村庄,坚持把论文写在雍阳大地上。眼下又到小麦病虫害防治关键期,晴朗无风天气适合“一喷三防”,邵凤成的脸晒得更黑了。

  深情寄语

  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10年成长 中新天津生态城

  为产业赋能 为生活添彩

  五月是绽放的季节,邂逅希望,遇见美好。

  坐落于蓟运河畔、渤海之滨的中新天津生态城,草木蔓发,花开正艳,一幅城在景中、城景相连的美丽图景铺展开来。

  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新天津生态城,作出重要指示。

  如今,生态城的幸福期盼照进现实,融合了绿水青山“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全域花园城市愈加耀眼。这座绿色生态之城、科技智慧之城、创新开放之城、活力幸福之城正在为产业赋能、为生活添彩。

  建造人居“样板”

  这十年,生态城践行“人与人和谐共存”的责任担当,建造发展有温度、幸福有品质、城市有活力的中国式现代化产城融合示范样板。十年间,小区由11个增加到83个、常住人口从5000人升至13万人,城市活力显著增强。

  人口增多,配套设施持续跟进。生态城社会事业发展局局长董林告诉记者,生态城建立了“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组团居住模式,形成5分钟优质生活圈,为幸福“加码”。教育是生态城的一张“名片”,这里陆续引入南开系列学校、北师大附校等优质资源,培育生态城实验小学和第一中学等自主品牌。生态城教育体育局局长茹铁虎说:“目前,生态城拥有33所学校,在校在园人数达2.8万人。”

  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城拥有距离北京最近的36公里生活海岸线,建成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等13个主题景区,4个城市级商业综合体和13个社区商业中心开门纳客。今年“五一”假期,超125万人次乐游生态城,国家海洋博物馆人气十足,居于天津热门景区首位。

  美丽经济“绽放”

  这十年,生态城探索“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的生动实践,形成智能科技服务、文化健康旅游、绿色建筑与开发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十年来,经营主体从853家跃升至2.6万家,注册资本金由700亿元突破5000亿元。

  中国电子集团在生态城投资建设智慧科技产业园,还未运营,就吸引了30余家智能科技行业领军企业落户。为了完善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企业聚集,近期,中国电子集团携手生态城共建软件园,向从事操作系统、芯片设计的企业发出“邀请函”。与此同时,年产能20万辆的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在生态城建成投产,高端智能制造加速崛起。据统计,雏鹰、瞪羚、国高企、国科小总量较十年前增长超过10倍。

  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和世界智能大会永久展示基地,生态城围绕“善政、兴业、惠民”,出炉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42个智慧应用场景;推进国家“双智”试点、开放首批16.6公里测试道路,为新技术开辟试验场;建设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2022年数字经济营业收入超400亿元。

  演绎绿色“蝶变”

  这十年,生态城争当“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创新先锋,围绕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探索,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演绎绿色“蝶变”的传奇。

  走进生态城,绿意盎然,一步一景。在这里,32公里生态廊道、公园、水系等景观遍布全城,植物种类多样化,随处可见绿而美的“地标”:比例达100%的绿色建筑、用能自给自足的零能耗建筑、完整的海绵城市体系、从“污水库”变身为天津市“最美河湖”的静湖……“碧岛绿谷、绿网交织、珠落玉盘”的蓝绿空间令人赏心悦目。

  绿色发展,久久为功。

  “生态城在建城之初就编制出台世界上首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于2018年对指标体系升级。”生态城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旭说,在指标体系引领下,生态城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探索“低碳—超低—近零—净零”减碳路径,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16.3%。

  本报记者 王睿

  暖心回访

  王国良:打造智慧城市的“升级版”

  十年春华秋实,十年星火成炬。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接续奋斗,时不我待。生态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全市“十项行动”部署,以先行者的担当、奋斗者的初心、答卷者的使命,执创新之笔,砥砺奋进。生态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国良表示,“生态城要打造绿色生态、改革创新、产业发展、智慧城市的‘升级版’,推动高质量发展提挡加速。”

  呵护生态资源,依靠生态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城见之于行动。记者了解到,生态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通道,实施全域花园城市建设行动,建成开放中新友好公园、交付北堤生态廊道、连通环城绿道工程……

  发展无止境,创新不止步。发挥“中新合作+自贸联动”叠加优势,生态城在新加坡设立联络处,打造京津冀—东盟综合贸易投资平台;会同新加坡相关方建设城市主中心、强化城市核心功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支持;总结提炼“生态+智慧”经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制推广。

  项目为王,产业立区。生态城加快建设中电智慧科技产业园、天津软件园,壮大智能科技产业;推动万达海洋文旅岛建设,支持国家海洋博物馆争创国家5A级景区,“点亮”京津冀最美亲海岸线;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开发绿色建筑产品,形成“绿色建材—智能制造—节能服务”完整产业链。

  值得期待的是,生态城继续迭代“城市大脑”模式,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出更多智慧应用场景,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让城市更聪明、生活更便捷。

  深情寄语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

  10年成长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一句殷殷嘱托,十年砥砺前行。

  十年来,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津药联合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力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向国际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目标迈进。

  科技研发屡屡闯关,不断跑出创新加速度

  围绕新药研发产业链和技术链,针对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抗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治疗和疫苗研发等方向的30余项新药开发,津药联合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协同创新生态,采取自研+合作研发并举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出一批研发成果。其中,与南开大学合作的抗肿瘤新药项目“盐酸多西环素片”获得临床试验批准,成为津药联合院获得的首个临床批件的新药项目。

  津药联合院先后获批天津市早期成药性评价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天津市医药智能化产业创新中心,与南开大学合作申报的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也于近期获批。2013年至今,津药联合院科研团队累计申报各类专利157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5项。

  津药联合院党委书记黄亚楼表示:“如今,津药联合院建立了‘研究院+高校+企业+医院’的‘产学研医’联合研发模式,推动药物研发不断加速。”

  项目培育提质增效,“源头活水”持续引入

  在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津药联合院被称为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走进研究院,随处可见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自各地的科研人员“拎包入住”,来到这里开展研发测试。

  津药联合院首创“专业综合性大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模式,科技企业孵化器多年被评为国家A类,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十年来,津药联合院累计新增孵化企业270家,聚集创客团队百余个。因研制埃博拉疫苗、新冠疫苗而广为人知的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正是其中之一。公司董事长宇学峰说:“这里不仅有各类药物研发所需的科研平台,还有团队提供辅助服务,能让创业者沉下心来搞研发。”

  搭平台聚人才,创新动能不断汇聚 

  灵活的机制、专业的团队,突破了国有研究机构的管理体制机制,让津药联合院这个“四不像”单位,在开展合作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独具优势,产出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技术成果,灯塔效应让越来越多的人才在这里聚集。

  十年来,以津药联合院及孵化企业为载体,先后引进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落户。与南开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毕业研究生982人。发起成立天津市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助力打造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人才高地。

  去年,津药联合院成立首只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医脉基金,目标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重点支持天津市、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基金首批拟投向9个项目,均已进入尽调环节。

  前不久,津药联合院谋划并推动建立的京津冀智能医药产业园正式揭牌成立,入园储备项目超过30个。

  黄亚楼表示:“未来,津药联合院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足于‘创’,以‘新’为出发点,以‘效’为落脚点,力求新发展、新业绩,持续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

  本报记者 张璐

  暖心回访

  周泽奇:人生轨迹从那一刻转折

  在周泽奇办公桌一侧的墙面上,悬挂着一张习近平总书记与他握手交谈的照片。那是2013年5月14日,作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他向总书记汇报成果转化的瞬间。就是从那一刻起,周泽奇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总书记嘱咐我们,要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回忆起十年前的那个春天,周泽奇仍然有抑制不住的激动与振奋。

  总书记的这番话语深深触动了周泽奇,点燃了他创业的梦想。2014年3月,年过花甲的周泽奇带领团队创立了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潜心攻克侵袭性真菌病早期精准诊断的全球性难题。

  丹娜生物的研发中心设在了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联合研究院为丹娜生物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平台等多方面的支持,让企业发展之路更顺畅,更快速。”周泽奇说。

  十年来,周泽奇始终牢记着总书记的嘱托,将自主创新放在首位。

  目前,丹娜生物已经搭建了六大核心技术平台,申请专利140余项,其中67项授权专利中,包括2项美国发明专利。企业自主研发的50余种真菌病检测试剂和仪器,已经临床应用于全国1000多家重点医院和全球100多个国家的500多家标杆医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追赶,到比肩,再到领跑,如今,丹娜生物已经成为世界真菌病精准诊断领域的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入选第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周泽奇带领团队开始为企业上市发力,让丹娜生物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总书记的讲话。”周泽奇说,“未来我们要去帮助更多的医药企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深情寄语

  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强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10年成长 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

  为“制造强国”锤炼“大国工匠”

  引进28名国内外技能专家进驻中心大师工作室,其中“海河工匠”6人、外国专家7人、10余名国家级技能大师;累计为382家规模企业、57所院校提供培训、鉴定、大赛等服务22.4万人;为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长城汽车等京冀企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1.3万人,免费为河北技工院校培训百名师资……十年间,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产教融合 “三元制”校企共建共享

  “课堂上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的学习,在这注重的是实践,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也对我们的专业学习更有帮助。”正在实训中心的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唐语良说。

  实训中心与企业、院校共同创建了“企业提目标,学校育基础,中心训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三元制”模式,搭建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之间的桥梁,解决了校企间“最后1公里”的难题。同时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了共建共享。

  “利用中心教学工厂优势,我们引进生产企业入驻,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岗位技能需求,共同拟定培训课程,”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主任刘永盛介绍,以企业真实生产过程为背景,采取以工代训、顶岗实训、岗位模拟等多种培训模式,以满足实际工业产品生产工艺、标准和流程等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边生产边培训,既提高了培训针对性和效果,又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益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

  创新模式 全方位涵养“大国工匠”

  “你们涵养班的学生有多少我们就要多少。”4月17日,一场生动活泼的“海河大讲堂”刚刚启动2023年涵养班的招生宣讲,前来“预订”抢人的企业就已经开始了“排号”。

  2018年来,实训中心创办了“工匠涵养”创新工程。采取“小班化、项目化、模块化、工厂化”模式和四维教学法,集中1年时间,对标国家职业标准、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等开设培训课程,倾力打造一批精益求精、技艺高超、专注敬业的新时代“准工匠”。

  “我们走访企业得到的反馈表明,经过‘工匠涵养’的学员素质过硬,技术扎实,学习、适应能力强,自我提升动力足,”王传龙介绍,“不少公司甚至免掉面试,直接录取。”截至目前,三批共计71名毕业学员均顺利实现了高质量就业,83%的学员留在了天津工作。“工匠涵养”模式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品牌输出到了甘肃和江苏。

  拓展职能 打造技能培训“新赛道”

  “这段时间收获还是挺多的,加工的合格率从原来的60%提升到90%以上,在精确度的控制方面从原来的±0.03毫米到现在的±0.01毫米,会因为这0.01毫米和其他选手拉开很大的距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学生潘燧正在紧张地训练。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将于9月在天津举办,作为“工业机械项目”国家和天津集训基地、制造团队挑战赛和网络安全项目天津集训基地,实训中心正全力备战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和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

  刘永盛介绍,作为国家级的竞赛和集训基地,实训中心每年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技能竞赛,集训选手已获全国冠军5个。被人社部认定为第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助力该项目中国选手夺得第45届世赛金牌,打破了巴西对该项目连续3届的金牌垄断。

  刘永盛说:“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视察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嘱托我们要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从那天起,我们实训中心的每个人都牢记总书记的话,要在这条路上踏踏实实地走下去。”这是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每一位平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本报记者 廖晨霞

  暖心回访

  王传龙:坚定一生深耕技能培训

  “封闭集训已经开始了,从现在到正式比赛,取消休假,找差距、补短板,一定要提高操作的效率和成功率,全力以赴向奖牌和47届世赛冲刺!”中午时分的实训车间里,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天津集训队教练王传龙顾不上午饭,正在抓紧时间和备战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集训队员们复盘第三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中的关键技术数据和操作流程。实训中心是制造团队挑战赛和网络安全项目天津集训基地,在刚刚结束的大赛上,王传龙带领的8名队员包揽了产品设计、数控加工、综合制造3个项目的前两名。

  “学了以后干什么,到企业能不能用得上?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14日来到我们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视察,非常关心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企业用到什么,学员就考核什么。”摆在王传龙案头的另一份重头任务,就是“工匠涵养班”的教学工作,这已经是他从事“工匠涵养”的第4个年头。“我们在课程中打开了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接口,为学员未来自我拓展、技能提升打开通道。同时,加入了生产经营管理模块,为他们将来走向‘技术+管理’岗位做好储备。”

  从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到天津集训基地的指导教练,从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到独当一面的现代制造技术教研室主任,十年间,王传龙坦言在他身上发生的最大变化,是确定了他培养技术人才的目标,无比坚定了他一辈子深耕职业技能培训事业的信念。“亲耳聆听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无比荣耀。”王传龙说。

  本版照片 本报记者 钱进 赵建伟 吴迪 刘欣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