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08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集纪录片《小楼春秋》今晚开播
首集聚焦久大精盐公司大楼 书写民族工业可歌可泣的辉煌
本报记者 张帆

  百集系列纪录片《小楼春秋》将于今日18:20在天津卫视开播,首集镜头聚焦久大精盐公司大楼,为观众讲述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民族工业“狂飙”往事。

  煮海为盐,晴堆如雪。天津塘沽,秋季的盐场一片斑斓。一百多年前,这里还是渤海湾旁的一个渔村,它的背后是列强分割的国土、积贫积弱的民族。1915年,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到这里考察,一眼看中这片海洋蕴含的宝贵资源,决心在此实现实业救国的人生理想。他就是范旭东,“永久黄”团体的创始人,中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在这里,范旭东立下人生宏志:“一个化学家,看见这样的丰富资源而不起雄心者,非丈夫也。”

  1915年7月,范旭东在天津成立久大精盐公司,转年10月,他用现代工艺生产出中国制造的第一批“海王星”精盐,摘掉了国人“吃土民族”的帽子。创业8年后,久大精盐公司在法租界建造了一幢砖混结构的三层西式楼房,作为驻津办事处使用。

  这座建筑屹立百年,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不断浴火重生。久大精盐的成功没有冲淡范旭东“实业报国”的理想,学化学出身的他心中有个蓝图,先制精盐,再以盐制碱,创办中国人自己的碱厂。1917年10月,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制碱公司,随后又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民办企业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这里也被范旭东视为“永久黄”团体的神经中枢。

  1921年,侯德榜从美国学成回国,来到永利协助范旭东从事制碱技术研究。片中介绍,正是以侯德榜总工程师为首的一批技术骨干,以及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研究员的相互配合,对成功制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926年6月29日是中国化工史上难忘的一日,纯净洁白的纯碱源源不断地从机器中涌出,永利打破了西方对这一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范旭东给产品取名红三角牌“纯碱”,以区别于“洋碱”。至此,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用苏尔维法制碱的国家。1933年,震惊世界制碱业的巨著《纯碱制造》用英文在纽约出版。在这部著作中,侯德榜毫无保留地公开了自己艰辛积累的成果,打破西方国家制碱行业长达70年的封锁,使苏尔维制碱技术为全人类共享。1941年,侯德榜在苏尔维法的基础上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将世界制碱技术提升到新的高度。

  新中国成立后,永利碱厂与久大精盐厂合并,更名为天津碱厂。“永久黄”团体承载了一批知识分子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与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他们克服那个时代难以想象的困难,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在中国化工业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