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新农村关注
走进乡村看发展
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提速 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
乡村走笔~~~
乡村人物~~~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0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人物
孙建林:田间地头的“发明达人”(图)
本报记者 杜洋洋 通讯员 任海娇 靳巍巍
孙建林驾驶自走式喷药机进行田间施肥。

  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筑梦于乡村。

  说起静海区独流镇七堡村村民孙建林,乡里乡亲对他的评价如出一辙──头脑灵活、有想法、爱钻研。

  他热爱农业,亦钟情于发明创造。

  他播撒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也收获着穰穰黍稷。

  “当时村里没有啥企业,我想村子要想发展就只能从土地上做文章。”带着这一想法,2014年,孙建林成立了天津市军品粮宝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1700多亩。

  梦想是斑斓的,然而五光十色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与应对的挑战,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也会让很多人举步维艰,孙建林也不例外。

  “刚开始干的时候,收入也不高,后来在镇政府、村‘两委’班子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合作社才转亏为盈。”孙建林说。

  随着合作社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孙建林陆续盘活七堡村和周边村子的闲置土地。目前,他的合作社共有3700多亩耕地,一年的农耕作业可以带动3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孙建林深刻认识到,要推动粮食生产增产增效,就要摒弃传统种植的老路子,发展科学种田。

  “如何变废为宝,发展乡村循环经济?”

  “怎样做到高效节水灌溉?”

  孙建林紧跟农业发展趋势,凭着自己的专长发明创造了一项项科学环保、节约实用的田间“神器”,让农耕作业插上“科技翅膀”。

  “传统的漫灌方式,土壤容易板结,不利于保墒。”出于这样的考虑,孙建林与合作社的技术骨干共同研发了“行走的”喷灌设备,经过一年的反复验证与调试,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一个人、一台设备,就可以轻松高效完成喷灌作业,节省成本与增产增效在孙建林的田地里实现“双赢”。

  “用这款喷灌设备,效率提高很多,每台机器每天可以喷灌60多亩地。更重要的是,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提高产量,小麦每亩可以增产100公斤左右,玉米每亩可以增产200公斤左右。”孙建林细数着自创喷灌设备的诸多好处。

  作为“抖音”“快手”爱好者,孙建林将自主研发的喷灌设备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分享给全国各地的农户,吸引了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农户前来参观考察,还将设备卖了出去。

  不仅如此,孙建林还通过微信为各地农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用他的话说,大家都是同行,好的方法和技术就应该互相分享。

  “有机肥所含的养分种类多,可提供农作物所需营养,增加、补充土壤有机质,既生态又环保。将秸秆与粪污混合发酵,一举可以两得。”孙建林找到村“两委”班子表明想法,并得到区农业部门及镇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多方协调,粪污处理中心项目很快落地生根。

  “现在这个有机肥料已经成功了,不仅我自己的地在用,也辐射带动周边村子使用。”

  “我的地用了两年有机肥,很方便,随用随取。节省了很多成本,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产量。”七堡村种植户赵正旺向记者介绍说。

  “我打算将我的合作社慢慢工厂化,机械科技化,粮食、蔬菜无公害化。”

  “我想再建设一个冷库,这样可以提升产品附加值。”

  ……

  想法一个接着一个,行动一步一个脚印。行走在田间,孙建林继续把乡村振兴的梦想照进生机勃发的现实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