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0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渤海潮
“接二连三”,在希望的田野拔节生长
闫丽

  一朵小蘑菇,产业链有多长?鲜蘑菇当天采摘,当天运到北京;高端菌类深加工成特色产品,销往广州、深圳、香港等地;蒸、炖、炒、炸,特色民宿推出令人垂涎的特色蘑菇宴……小蘑菇撑起乡村致富伞,蓟州区正在打造的蘑菇小镇丰富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想象力”。

  土特产能不能做成大产业,关键看思路。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而现代化场景下的“三农”,当然不是温饱型。挑起现代农业的“金扁担”,需要现代化理念引领下的发展“硬肩膀”。现实中,一头是农业供给大路货多、优质品种少,一些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另一头是消费者对“购物车”里的农产品有了更高要求,对田园风情有了更多向往。因此,从田园到都市,从农田到餐桌,必须打破惯性思维,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土味”路线,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打通供应链,用品质和高效打开乡村产业发展的未来。

  现代农业的竞争,既是产品的竞争,更是产业链的竞争。延链、补链、壮链、强链,不仅是制造业的“专属”,同样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出路。在山东夏津,桑葚变成果酒、古桑茶、桑叶精粉等多种产品,附加值提升数十倍,还形成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产业链;在湖南,油茶可以精加工成茶油、美容护肤产品,四季常青的油茶林还可发展生态旅游……观察这些“土味十足”产业的成长路径,关键在于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农业“接二连三”,从卖原产品向“卖加工品”“卖品牌产品”“卖服务”转变。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补的是农业发展短板,强的是农产品竞争力,释放的是乡村产业发展潜力。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滋养出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乡村产业发展的要点,正是在这一方水土上“种”出特色,“长”出优势。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色往往来源于对外部市场的精准研判,对自身潜力的深入挖掘,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小站稻为例,为了擦亮这个“金字招牌”,天津既加强种业技术攻关,在优势品种上取得进展,也挖掘小站稻文化底蕴,办展览馆、建万亩湿地,引进主题公园,打出“特”字牌。告别千篇一律,因地制宜挖掘潜力,乡村特色农业必将在希望的田野上拔节生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