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洋洋)昨日,由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共同推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见行动 看效果──2023区长访谈”播出第八期,邀请津南区区长杨灏走进节目,围绕如何推进产教融合、“科创会展城”建设等相关话题和大家深入交流,并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
高质量建设
天开高教科技园东翼“拓展区”
今年我市重点打造天开高教科技园,津南区作为天开高教科技园东翼“拓展区”的承载地,将紧紧把握这一重大机遇,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抓紧把规划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
“我们成立了由区领导领衔、区科技局和海教园管委会负总责、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及时开展督查督办,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推进,确保天开高教科技园东翼‘拓展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杨灏说。
近年来,津南区打造了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区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拥有天津大学科技园、南开大学科技园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技园3家市级大学科技园。拥有海棠众创大街、阿里云创新中心等市级创新载体15家,入驻优质创新创业企业700余家。津南区将深入对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乃至全国的创新资源,引进更多师生、校友创业项目和创新型企业,为建设天开高教科技园东翼“拓展区”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集办公、酒店、人才公寓、配套商业于一体的创新载体,目前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天开智慧小镇一期正在加快建设,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的天开智慧小镇二期正在积极推进中。”杨灏说,“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和更多创新资源的聚集,定能将天开高教科技园东翼‘拓展区’打造成为产教融合的沃土、创新创业的高地。”
依托优势资源
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为了服务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我们将充分依托区域内富集的智力资源和优势企业,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不断夯实产业根基。”杨灏介绍说。
依托华海清科、海尔、中电科四十六所等“链主”企业,津南区聚集落户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发展壮大了一批主题产业园区。今年津南区将打造金迪智慧家电产业港项目,聚集发展的效应已初步显现。
津南区还将依托海棠众创大街、海棠科创园的创新创业载体,继续引进培育一批高质量科技型企业。加快推进天开智慧小镇、高研院等产业载体建设,承接这些初创企业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构建梯度培育的良好格局。
同时,在“转”上下功夫。一方面大力推进钢铁、阀门、石油装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园区升级改造,实施“腾笼换鸟”,盘活闲置低效载体。
持续优化完善
会展周边配套服务设施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是全国第三个、服务北方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会展中心。截至目前,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已排定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等各类展会活动30余场,总展览面积200万平方米,这将达到自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投入运营后的一个新高。
目前,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二期和国家会议中心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精装、机电安装等工作,预计7月竣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和国家会议中心全面建成投用后,将成为优化国家会展业发展战略布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辐射“三北”地区的国际一流会展综合体,成为承接国家级、国际化会议和展览的首选之地。
“为了服务国家会展中心运营发展,我们不断优化完善会展周边配套服务设施。”杨灏表示。
据介绍,今年津南区将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标识布局,确保盛展路、鑫怡路等会展二期基础配套年底前投用,而且随着会展二期展馆的运营将新增停车泊位4000余个。特别是在展会期间,津南区将开通连接天津站、天津南站、天津机场、津滨轻轨的4条定制班线,根据人流量增加地铁1号线和11条公交线路的发车频次,增加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进一步满足参展观展人群的出行需求。
津南区还将在海河和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之间打造生态会客厅项目,一条长约2.2公里、宽约200米的生态绿廊,绿化面积35.72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有机衔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和绿色生态屏障,充分彰显森林会展、氧吧会展、绿色会展、田园会展等特色。
“目前综合配套区建有国展大厦和国展天地两栋办公塔楼及商业裙楼,其中国展天地商业餐饮面积约2.3万平方米,招商签约率达100%,入驻了一批便利店、餐饮店为参展人群提供服务。随着二期展馆的投入使用,将新增商业设施面积1.1万平方米,展会期间同步对外开放。”杨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