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0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津报力荐
桥梁上的元宵节民俗(图)
《桥上桥下的中国》,李晓杰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

  推荐理由:桥梁是如何起源的?津渡是怎样出现的?它们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它们与古代烽烟四起的战争、曼妙无比的诗文、多姿多彩的风俗典故、气吞山河的历史名人都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答,就在本书中。

  《桥上桥下的中国》从桥梁起源和它们在我国古代的发展与演变讲起。从古今史话、营造之术、建构之妙、园林飞虹、诗中赏桥、桥上战事、佳话典故、神仙传说、桥俗民风等九个方面让中国桥梁之美跃然纸上。无论是对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技术,还是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来说,都是近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不可多得的普及型读物。

  桥梁以各种姿态架设于河流、沟壑、峡谷之上,如今更有平地而起的立交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又不可或缺的事物。桥可以说是通往某地的必经之路,起到联系沟通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通往某地的关卡,通则过,不通则难过。人们把桥的重要性与生活中的通途与难关联系在了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赋予了桥许许多多的文化意义,这些意义体现在民俗中,民俗学界称之为“桥俗”。

  “桥俗”中的“桥”有真正的桥,也有用木棒或板凳代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桥,更有人们想象中的根本不存在的桥。比如,我国许多地区都有正月十五“走桥”的习俗,这桥就是真实存在的桥,人们从上面走过代表着某种意义,或是祈嗣,或是祈求平安幸福等;河南有些农村,新媳妇进门要从院子里架设的凳子上爬过,这凳子是桥的化身,表示过了此“桥”就成为了夫家人;我们经常说的“鹊桥”,通往阴曹地府的“奈何桥”等,都是根本不存在的桥,只是人们想象要通过的某种难关。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赋予桥以不同的文化意义,对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表现在民俗中当然就有所不同,我们就从“桥俗”着眼来体验一下不同的民族风情吧!

  ◆ 元宵节“走桥”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节日期间有舞龙、舞狮、赏灯、猜灯谜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活动在中国各地普遍存在,那就是“走桥”。有人说“走桥”就是老百姓的“祈嗣求子”和祈福活动,还有人认为“走桥”活动代表着妇女解放,因为这一天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中国古代妇女可以离开闺房,外出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可以到郊外“走桥”,祈求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明代刘侗、于奕正所撰的《帝京景物略》上,对元宵北京“走桥”的风俗有明确的记载:“是夜,妇女群游,名曰走百病;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以过,是为渡厄,俗曰走桥。”据抄本《宛平县志》载,当地男妇于元宵之夕结伴游行、摸钉、过津梁,名曰“走桥儿”。徐珂的《清稗类钞·时令类》记载,从元宵节之夜至二月二之前,淮安有送子之俗,唯须取东门外“麒麟桥”桥堍上的砖块,敲锣打鼓地送到乏嗣之家方可,接受者则大喜过望,并悬其桥砖于床上。

  浙江省的金华、兰溪、衢州、浦江,北京的通州、顺义、大兴、平谷,河北的永平、涿州、交河、宁强,山东的威海,河南的夏邑,福建的莆田,广东的汕头,以及上海、云南、贵州等地,在每年元宵节“走桥”的同时,还伴有盛大的“迎桥灯”活动。因“灯”与“钉”“丁”字音相近,在走桥观灯的同时,有摸门钉,捡拾“桥砖”的习俗,取“祈嗣”之意。

  在广东揭阳,元宵节前后有“行彩桥”的民俗活动,人们通过“行彩桥”祈求平安幸福。“行彩桥”共分三个阶段:正月十一“行头桥”,正月十五“行二桥”,正月十六“行尾桥”。元宵节前,人们用各种花灯将大小桥梁装饰一番,晚上争先恐后地过桥,抚摸桥头上的石狮,心里默默祈求平安幸福,子孙同堂。

  广东佛山的走桥习俗称为“行通济”,这是因为所走之桥名为“通济桥”。“行通济”是在正月十六早晨举行的,也有的在凌晨就开始,过桥者都必须从桥头走起,过桥之后在桥尾的“通云社”焚香拜神,祈求赐福。这就将走桥与参拜神庙结合了起来。

  广东省吴川县梅箓镇的正月十五有“桥梁节”和逛“花桥”的习俗。人们在正月十五这天,用各种彩灯、彩布、彩带、气球、纸花、盆景、字画等,将梅箓镇与隔海村之间的那座拱桥装扮成“花桥”,纸花据说是子宝的象征物,是供晚上前来逛桥的人采摘的,妇女若采了白花,就可以生下男婴,若摘了红花,则可以生下女婴。

  ◆ “拔烛桥”求丰收

  福建武夷山枫坡村有一种“拔烛桥”的风俗,活动从正月十四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日结束,由村中最有威望的长者率领“舞灯队”举行。舞灯队由两名年幼的男童提着吉祥灯在前开道,长竹竿吊串的高照灯紧随其后,孩童和姑娘们举着各式各样的自扎花灯居中,上了年纪的壮年汉子,抬着花灯鼓亭,青年小伙子则扛着“烛桥”压阵。

  活动开始前先由舞灯队走街串巷游村,炮声齐鸣,烟花齐放,唢呐声、锣鼓声汇成一片,热闹非凡。队伍到达村中心闹区后,“拔烛桥”最精彩的节目开始。“烛桥”是由上下两层的木架组成,上可插两支大号蜡烛,下有把手可抓,两头与前后的木架用木插销连接,大的可接80个,小的也可接54个,连接的木插销是活动的,接起来的架子弯弯曲曲似条木龙,拉直了又像一座木架浮桥。随着执事者的一声令下,“烛桥”按事先的约定迅速分成两节──上村、下村两队,各队都有二十多名精悍的小伙子将烛桥往各自的田里拔去,谁能把对方拔到自家的田里,谁就是赢者,来年的丰收必定胜过对方。因此,双方往往要弄到一身泥水才能见分晓,而且只有浑身泥水才吉利。

  ◆ 正月十五“禳桥日”(苗族)

  贵州省三穗县南部寨头村的苗族人民,过春节颇具特色,直到正月十五“禳桥日”后春节才算完。所谓十五“禳桥日”,就是到桥头祭祀,消除灾祸。去禳桥的人都是男人,女人去的极少,这是地方的风俗。人们来到山地有桥之处后,迅速寻找地方架锅烧水,把鸡鸭拿到桥上去杀,并把血淋在桥上,然后把鸡鸭放进锅子中去烫,之后把毛拔净、把鸡鸭煮熟,再把熟鸡熟鸭和刀头、醮粑等祭品都摆在桥上,烧香化纸。事毕,即在原地聚餐。

  ◆ 踏桥求无病(朝鲜族)

  农历正月十五日也是朝鲜族传统岁时节日。这天晚上,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桥。踏桥,也叫跺桥。朝语中“桥”和“腿”两词同音,踏桥意思为练腿。踏桥时,每人要在桥上往返几次至几十次不等,次数必须与自己的岁数相等,以求一年之内腿脚无病。朝鲜族八月十五嘉徘节(朝鲜族语意思是“秋夕”,就是汉族的中秋节)夜晚也有踏桥的习俗。

  ◆ 十五赶桥会(布依族)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在关岭和晴隆交界的北盘江桥头,盘江两岸的布依族青年都要在这里庆祝传统的聚会节日──十五赶桥会。

  相传在很久以前,北盘江畔有一对布依青年为挣脱包办婚姻,在正月十五这天双双远走高飞。他们的父老族长却借北盘江神的威力,将他们隔在激流两岸。被拆散的鸳鸯只能隔河相望,苦苦相思。一位山里的大仙为他们的诚心所感动,在七月十五这天教男青年用茅草扭成十五根茅草索抛向河面,随即化成铁索桥,一对有情人终于团圆。

  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盘江两岸方圆百里村村寨寨的布依青年们,就聚集在铁索桥上,为爱情的自由而欢歌。他们穿着新衣服,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而来,汇集在桥头举行浪哨、交游、对歌、甩花包、吹唢呐、拉牛角二胡、吹洞箫、弹月琴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等到夜晚月亮出来,人群才渐渐散入群山环抱的村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