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0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杜甫的家国之月(图)
李玉辉

  月亮之于中国人,常常有超出自然的文化意涵。诗人笔下的月更是摇曳生姿,情态万千。最能将人伦与国家之悲喜相融合的诗人,恐怕非“诗圣”杜甫莫属了。南宋诗人朱弁曾说:“中秋玩月,不知始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此说是否确切,还有待方家考证,不过于此也可见杜诗写月之风采。

  中国古典诗学讲究“赋比兴”“诗言志”的传统,无论状星汉云彩、写山川大地,还是记人世沧桑、发情感微妙,上至宇宙之大,下至沙石之微,莫不是诗人心志情感之所寄。杜甫也是如此。杜诗中写月最为壮阔的自然是《旅夜书怀》一诗,其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雄浑汪茫,气象廓然,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天地精神。明人高棅的《唐诗品汇》评道:“等闲星月,着一‘涌’字,夐觉不同。”明代诗人谢榛《四溟诗话》则评其:“句法森严,‘涌’字尤奇。”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谓其“一空万古”。平凡的景致包蕴深情,虽写失意事,却风骨凛然。

  现存杜诗中较早写月的应是《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该诗写于天宝十五年(756)秋八月,与《春望》写于同一时期。是时,被安史叛军困于长安的诗人,举头望月,思念在鄜州的妻子儿女。诗人别出心裁,不写自己思念妻子、儿女,反写妻子、儿女思念自己,并将妻子的容颜姿态如电影镜头般呈现在诗语中。又以反语手法写“小儿女”不能理解大人的心思,衬托出乱离人思念、孤独、无奈的复杂心境。战乱之中,长安鄜州,迢迢路程,深情之至。明代诗评家王嗣奭在《杜臆》中直言:“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鬟湿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明末清初学者仇兆鳌评曰:“词旨婉切,见此老钟情之至。”清人浦起龙则曰:“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有趣的是,诗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通常被认为是写杜甫的妻子,不过,俞平伯、吴小如、谷曙光等学者则认为这里写的是月,而非杜甫的妻子,并从李商隐、苏轼、周邦彦、李纲、张元幹等人的诗词中找到了有力的证据。

  杜甫不仅在月夜思念妻子、儿女,也思念远方的弟弟们。《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该诗写于乾元二年(759)秋,当时诗人流寓秦州,虽然有四个弟弟,但是只有幼弟杜占相随。诗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早已是千古名句,但是知道全诗者恐怕不多。诗人在思念亲人的平实话语中寄寓了国破家亡的悲痛,因此,清代陈式曰:“题曰《忆弟》,而诗却宽一步说起故乡,‘故乡’二字,正用来形出故乡无家之苦。”杜甫思念兄弟,偏偏说起故乡明月,定然是想起当初故乡明月下,兄弟怡怡,何其欢畅。而今天涯分散,书信无达,作为兄长如父的杜甫自是悲不胜悲。杜甫思念故乡的诗还有大历元年(766)写于夔州的《月圆》:“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此诗写月下思乡,由月及江,由远到近,从室内到天空,又从天空到万里之遥的故乡,情深意切,饱含着诗人深切的孤独和寂寞,以及思念亲人的殷殷情意。此一时期,杜甫还有《江月》一首:“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又有《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曰:“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宋代诗注家赵次公评曰:“盖子美旅泊巫山,中秋见月,心念还耳。”可见,本文首段所述朱弁的说法大约以此诗为依据。此后,又有《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连续三日,诗人对月吟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十七夜对月》)诗人心情之孤寂,思念亲人之情切,使人读之黯然。大历二年(767)秋,身在夔州的杜甫又写了一首《月》:“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杜甫思念李白的《梦李白二首》也是写于月夜,其一有:“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杜甫于月夜不仅思念亲人、朋友,亦别有一番家国忧思在心间。作于至德二载(757)的《月》:“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明写是月,实质上写的是对国家的一片“丹心”,因此,清代学者吴瞻泰评曰:“满腔忧国,悲从中来。”

  从望月到挂念亲人,从挂念亲人到思念故乡,从思念故乡再到心忧故国,杜甫确是宽厚仁爱,有儒者之风,圣者之气。故乡不仅仅是一时一地所居之所,还是彼时彼地共同生活的人们,以山川景物、人情故事共同构筑的情感所系。人们心中的故乡又最终铸就了可触可感的家国。元遗山《论诗绝句》其二十云:“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无论诗作何等热烈,诗人的诗心总是寂寞,正因其寂寞才为读者创造了些许热烈。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天晴月圆,自是喜悦。但是我们的心中也有寂寞的时日,也还有远方的朋友,近处的人们,他们或许尚不能团圆,我们理应记挂着他们,就像杜甫诗句里描写的那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