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过后,复工复产渐热,老百姓们压抑许久的消费欲望也在春节得到了充分释放。
节后,全国多地政府更是铆足了劲,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经济恢复窗口期,大招频出。
优化营商环境成发力关键点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拼经济,其实拼的就是营商环境。2023年开端,北京、上海、浙江、吉林等省市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1月28日,上海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6.0版”行动方案。
同为特大型城市,北京当然也不甘落后。1月30日,北京发布《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包括四方面51项任务。方案提到,在重点商圈开展外摆试点,由区政府统筹组织相关部门划定外摆位,明确外摆时间、经营品类等细则,由经营者向所在街道进行网上报备,由街道对细则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出台户外展示设施设置标准规范及管理细则,明确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黑龙江省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全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也提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恢复,创造条件鼓励早市、夜经济、路边摊等发展,在地方权限内免收一切费用。
浙江把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列入三大“一号工程”;吉林围绕4个环境建设,提出182项政策举措和重点任务;河北探索开展全域营商环境综合评价,集中整治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等行为,这些省市都纷纷向外界传递出要持续抓好营商环境建设强有力的态度。
抓项目扩投资成GDP增长点
扩大投资不仅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各地实现GDP增长的重要保障,因此,不少地方在2023年都把建设重点项目作为了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1月28日,经济大省广东宣布今年将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规模的项目达205个,50亿元至100亿元规模的项目有152个。同日,福建省发改委印发2023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名单显示, 2023年度,福建省重点项目1580个,总投资4.0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80亿元。1月29日,四川省发改委公布2023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共列700个项目,其中续建项目464个,新开工项目236个。
不少省市更是已经走在了行动前列。
2023年以来,上海已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60多个、总投资1000亿元,新开工重点产业项目60多个、总投资超700亿元。
1月28日,陕西省集中开工了一季度795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5646亿元,年度投资2285亿元。
1月29日,湖南省长沙市34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总投资19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0亿元。
1月30日,深圳宣布,2023年首批新开工项目共266个,总投资约3295.3亿元,2023年度计划投资约535.6亿元。
山东谋划实施了约150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并即将于2月上旬组织一批集中开工。
这也难怪广东省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会在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公开“喊话”:“企业有增资扩产需求,有总部建设需求,可以直接报给我,我和市长当好你们的服务员,当好你们的后勤部长,帮助你们以最快的速度落地项目。”同时,郭文海还直接向企业递上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招人复工把握城市发展先机
早在1月12日,深圳就公布了节后招聘员工的政策红包,又是发交通补助、又是发员工补贴。不仅按照每人2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返岗交通补助,而且只要企业新招用首次来深就业员工,还会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新招用员工补贴。
江苏省无锡市人社局的工作组更是在1月26日组织了一场“点对点”的包机活动,直接奔赴云南曲靖,为120名来无锡务工人员顺利返岗提供便利。
1月30日起,东莞市人社局将举办多个线下招聘、线上招聘活动,满足用工市场供需对接需求。据悉,节后东莞共提供岗位4034个,岗位需求5.17万人,涉及有用工需求企业1087家,安排150多场招聘会。
上海和南京则把目光瞄准了高端人才。
1月11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并于2月12日起正式实施。
1月2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1+1+N”人才政策体系正式发布。
相关专家分析认为,各地迅速招聘员工的原因主要在于解决节后企业用工荒,力求为今年经济“拔得头彩”。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资金,更需要人才。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