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品中国文人·苏东坡三百篇》(以下简称《苏东坡三百篇》)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小川是四川眉山人,出生成长就在东坡故里。他是中国传记文学的领军人物,被称为畅销百万的“中国传记文学的革新者”。早前,《品中国文人》《苏东坡》《苏轼──叙述一种》《先贤与中国》和《品西方文人》等传记作品,已经为他赢得了业界口碑和读者的好评。在《苏东坡三百篇》中,他褪卸了擅长的评断,以随笔记录的方式创新,还提出“低沸点欣悦”等新概念。
首先是结构创新。“笔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史学体裁,形式随意,格式不拘。《苏东坡三百篇》有见闻杂录、辨析考证,创新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上。寻常结构多如纺锤,中间粗,两头细,这部传记却似蜂巢。从公元十一世纪中叶,西蜀小城里生发,北宋时期的连续事件,被勾连成为多墙面的立体大网,细细密密地封盖了苏轼的一生,像蜂巢有相对独立的房间,单篇记录不足千字,纤薄短小,却承载了历史纵深的辗转腾挪。
其次是表达创新。基于传统汉语的艺术自信,刘小川没有采用纯粹的方言书写,却有很多方言表达,如调料佐饰民间百味。例如“闹天干”“费头子”“掰爬海”,不加以说明,外地人恐难理解。眉山教师曾经尝试方言朗诵,再创作后,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促进传统文化的保存和赓续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重要的是,它们并非野史笔记,而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地保有艺术真实,超越地域空间,以今人之心体味古人,是对历史真实的撷取和酿造。
内容上也有创新。八百字左右的篇幅,从细微处撩开,男女老少,前世今生,像蜂蜜、王浆、蜂胶、花粉,都是东坡文化的恩惠。美食界有一种说法,“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简单并非浅俗,用刘小川自己的话说,是“作家要知道写什么,更要知道不写什么。”当初纪晓岚评白居易,“乐天每有所作,令老妪能解则录之,故格调扁而不高。然道情叙事、悲欢穷泰,如写出人胸臆中语,亦古歌谣之遗意也。岂涉猎浅才者所能到耶!”同理,能让学生理解喜爱的作品,又能写出胸臆,刘小川的“不写之写”带着中国人“无为之为”的坦然,在读者心里,自然能咀嚼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千般滋味、万般感慨。
总的来讲,《苏东坡三百篇》深入浅出,贴近平民,也贴合东坡本人的精神特质,是对东坡精神的参悟和践行。有人不理解,这样创新到底为了什么?他说,他的愿望是把年轻一代从手机短视频的世界里召唤出来。刘小川成名多年,自然懂得如何超越时代著书立说,并非少年意气与时代硬刚。这让我想起熙宁四年的苏轼,想到那年的《上神宗皇帝书》。作为个体,我们无法跳出时代的场域,类似问答干脆交予山川江月,让时间证明。
刘小川给我的印象并不张扬,相反极为低调,譬如将军没有刀剑气,他身上的文人气息也不明显,接触很久才能感受他锐利的一面。他把荷尔德林的诗献给苏东坡,“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所谓生机盎然并不等于荒莽丛生,异苔同岑可以,旁逸斜出就不行。因此他会用思想的锐行干出披荆斩棘的事来。从他的传记作品不难看出,他所推崇的世界级文豪,不论东方西方,无不大开大合,具备开天辟地的性格特质。苏东坡“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托尔斯泰也是“放浪形骸的纨绔子弟,从堕落中升起的文学太阳”。与他接触的过程,往往就是感受他独特为人的过程。一方面,他安居乡里、远离喧嚣,潜心阅读、著书立说,是低调的学者;另一方面又挈领文坛,致力于文化推广,在东坡文化普及和传播领域,尤其高调。真正触动我的,始终是他的平民情怀,是他对底层社会持续的关注与关怀。
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流转,他所植根的文学家园,早就厚实了。持续关注的读者会发现,书中的人物,多显惇厚旷达,场景也多和谐欢乐,令人联想到丰子恺的小画。他的锐气让文字依然呈现开合状态,却非虚无主义者的呐喊在空旷的精神领域泛滥,而是有源源不断的作品充填。同时,他还用实际行动夯实着文化传播的现实空间。
理想可触碰,现实有温度。在苏东坡的故乡眉山,大部分文化志愿者都以一种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姿态,守护“三苏”这类源头性的文坛巨擘,从传统经典中品味初心。刘小川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孜孜创新,令人感佩,为此写下这段文字,给《苏东坡三百篇》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