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孕育未来,科技彰显实力,人才引领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一体设计、贯通发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系统把握。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的“十项行动”,专门提出组织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其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关键就在于让“纸上成果”走出实验室和工作间,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就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如何破?在今年天津两会上,代表委员谈想法、提建议。
建科研成果转化“高速公路”
激发科研创新转化活力
“我们从顶层设计上为科技成果转化松绑,着力构建从研发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成科研成果转化‘高速公路’,大大激发了科研创新转化活力。”市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说。
“我们不断健全科研成果转化制度体系,释放全校科技成果转化热情。”陈雨露介绍说,南开大学将科研成果转化收益或股权的80%奖励给成果完成团队,使转化主动性和转化效率得到提升;制定了专利申请前评估和科技成果赋权的实施细则,允许将专利权或申请权全部赋予发明人,发明人可申请与学校进行专利所有权分割,采取“先赋权后转化”或“先转化后奖励”的不同形式开展成果转化,从根本上调动了科研人员转化积极性与主动性;把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作为高级职称评定条件,引导激励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服务人员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不同方式积极参与、乐于实践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全链条各环节。近年来已有20余个科研项目以作价入股形式实现转化。
对于高校科技成果与生产企业供需信息交流不畅等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问题,陈雨露说,通过校内外公开征集、评审,学校建成了一支具有复合型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的高水平专、兼职技术经纪人队伍,在社会资源、企业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之间发挥桥梁作用,通过成果和需求挖掘、分析调研及对接撮合等,已促成多个技术合作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出”新动能。此外,学校还推动布局多学科高水平校企、校地产学研机构和成果转化平台,着力打造成果转化“绿色通道”,更高质量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创业孵化基地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不让科研成果‘锁’在实验室而是走向市场,把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于我市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教授陈刚说,天津大学成立的技术转移中心便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抓手,在队伍建设、资金来源、数据库构建、物理空间拓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工作,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技术转移工作的“天大特色”。近年来,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建设技术经理人队伍、建立“需求—技术—专家”数据库、创建专业化技术商品化成熟度评价体系,提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同时,全面加强企业需求调研,解决高校与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35个分中心,着重京津冀和东部沿海地区,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科研成果要跟市场结合起来,解决市场中的需求或问题,转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陈刚表示,要建立更多创业孵化基地,为融资、市场运营管理、人才输送等提供除技术要素外的全链条、一条龙服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要有效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及校友会作用,搭建行业数字平台,通过定期组织高校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会等对接资源、打通企业与高校的沟通壁垒,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赋能;要通过激励措施激发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让科技成果转化走上“快速路”。
高校众创空间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
让更多科研成果创新创意落地转化
在调研中,市政协委员、天津理工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卢俊瑞发现,我市高校的众创空间与大学科技园对接还不是很紧密,没有形成合力,建议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作用,促进高校众创空间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让更多科研成果、创新创意落地转化,为发展赋能。
“当前,高校众创空间大多设立在学生处或者创新创业学院,而大学科技园对接的是科技处,科技处职能所及多是教师项目或者师生共创项目,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难以及时得到推荐和孵化。”卢俊瑞说,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科技园创客空间入驻率不高,90%的高校创业团队选择进驻学校众创空间,对科技园区众创空间保持谨慎态度;而高校众创空间则因为缺乏实战平台,无法做到实操实练。
卢俊瑞表示,要深入整合和优化顶层设计,让高校众创空间与大学科技园形成协同发展合力。依托大学科技园平台,高校要敢于打通学校内部行政壁垒,成立专业对接部门和设立专门岗位,做到既要熟悉高校众创空间又深谙科技园各类政策,促进各类双创资源加速汇集。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借鉴各高校众创空间运营的成熟经验,积极引进高校众创空间的优质资源。高校众创空间要与大学科技园协同联动,共同打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序开展产学研合作育人,使其成为学生实习、实践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学科与产业互动的产学研基地。
打造高水平大学科技园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大学科技园是创新资源集聚平台,而创新又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就打造高水平大学科技园,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崔春明提出建议。
崔春明建议,根据大学学科设置、地区地位优势和集聚产业特点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大学科技园。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引导更多创新实力强、领域关联度高的创新主体在科技园周边集聚,打造头部企业引领、平台企业支撑、创新企业集聚的态势。建立更加合理的科研绩效评定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视同科技研发,将科研成果完成实验测试到工业化应用的过程视同成果的重要部分。根据科研与生产需求,建立跨专业跨学科研发团队,积极鼓励教师与企业紧密合作,以横向课题的形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点。提高创新创业服务供给,为在校生提供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创业指导等创新创业培训,为园区企业提供在岗和岗前培训。利用科技手段,打造园区明星企业,组建“科技经纪人”团队,成员从具有跨学科专业背景或有在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中遴选,为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科技与人才力量。
提升高校和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
破解不能转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市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刘国柱说,目前,高校作为原始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率却不高。
“主要存在不能转、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瓶颈问题。”调研中,刘国柱发现,高校院所科研与企业技术需求缺乏衔接,产教融合度不高;科技成果管理仍沿用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限制。此外,高校院所科研评价体系中缺少成果转化导向和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也不健全。
在刘国柱看来,想要提升我市高校和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就要突破现实瓶颈问题。他建议,建立我市科技企业面向高校院所定期发布技术需求的长效机制,使高校教师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之前了解企业和市场需求,解决“不能转”问题。加强成果转化法规条例及政策落实,建立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协商解决产权、资金和利益问题,健全不同成果转化形式以及发展细则,解决 “不敢转”问题。还要强化成果转化在项目验收、职称晋升等评价中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建立合理的阶梯式转化分配模式,调动高校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解决“不想转”问题。同时,建立成果转化孵化的专业机构和中试平台创新载体,提供专业服务,全面服务打通从原理性样机到工程化样机再到产品的最后一里路,解决“不会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