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活帮”“XX微工”“满天星”“竹节”“XX众测”……近年来,不少互联网大厂纷纷推出兼职众包平台产品,将部分业务以众包的形式向外发布,平台注册用户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报酬。这些兼职众包不仅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节约时间,也能让劳动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得收入,实现随时随地接单工作。
数字化时代,兼职众包是一种新的就业形态,不可避免存在“成长的烦恼”。领任务、做任务、等审核,看上去非常简单的工作流程带来的用户体验并不完美。有人抱怨,“接了十几单任务,赚了不到5元”。不仅如此,兼职众包还有权益保障差、用工方式不完善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职业的风险系数和维权成本。
从更广的维度上看,兼职众包只是近年来灵活就业勃兴的渠道之一。从创客、威客、兼客等全新就业形态,到专车司机、外卖小哥等,灵活就业成为用工的一大趋势。当劳动者与工作岗位、用人单位的关系不再像传统产业模式那样紧密,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用工风险如何管控等,都是需要正视的新课题。
就业可以灵活,保障必须稳健。这不仅关系广大新就业群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要挖掘业态之“新”中蕴藏的机遇,就必须解答好“新”带来的挑战,需要企业从实践中创新探索新举措新办法。比如,有的外卖平台推出“预估时间新算法”,缓解骑手配送压力;有的网约车平台完善考核机制、计价规则,让司机的每单收入更明白等。企业只有更加注重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自我优化中把劳动者权益举过头顶,才能与劳动者实现共赢。
让新职业更好更快发展,需要企业发力,也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给力。有人预计,“灵活用工”的就业模式将在未来十年进入爆发期。新的就业形态越来越茁壮,这就要求在鼓励新生事物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灵活用工的“基础设施”。比如,明确兼职众包这类灵活用工的性质、条件,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进而将相关保障落实到灵活就业者身上。持续增强对新形态、新职业的规范引导、政策帮扶,理清思路,理顺机制,切实解决从业者的后顾之忧,才能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不能以牺牲劳动者利益为代价,让相关的劳动权益保障从“有没有”变成“好不好”,灵活就业的饭碗才会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