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国宝级作家法利·莫厄特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如果我们能学着去关爱其他的生物,就会学着去关爱自己的同类,那我们就终于可以重拾人性了。”在《鹿之民》《鲸之殇》《与狼共度》《屠海》等生态文学经典作品中,他一直带着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和强烈的生态意识,书写生活在自然逆境条件下人的故事和其他动物的故事。《鹿之民》是他出版的第一部纪实作品,全书内容来自作者的实地考察与亲身经历,真实呈现了加拿大北部荒原上的原住民与鹿共存的美好生活图景,完整记录了伊哈米特人因殖民贸易入侵破坏了荒原生态平衡,失去了族群的生存依托和信念,最终走向消亡的悲惨故事。
这是一场原始部落文明的追溯之旅。伊哈米特人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加拿大北极酷寒之地的古老族群,他们与驯鹿相伴相生,被人们称之为“鹿之民”。为了探究这一古老族群从7000多人锐减至40人没落的真实原因,他两次深入荒原,走进这一段沉痛的、悲壮的原始部落文明消亡的追溯之旅。即便维持生活已十分不易,伊哈米特人对待莫厄特依然十分友好热情,将他视作族群中的一员,教授他们的语言给他,分享他们的信仰,为他缝制鹿皮大衣,邀请他一起享受上苍赐予的盛宴。狩猎是伊哈米特人的主要生存手段,他们需要鹿肉和鹿脂肪作为食物和能量,用鹿皮来搭建帐篷、制作打猎和出行必备的鹿皮艇,用鹿骨和鹿筋缝制冬暖夏凉的鹿皮衣服,等等。他们依靠原始捕猎技术在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和物质极度匮乏的环境里生存及延续下来,也守护着人和自然和谐的生态原则以及互通有无、宽厚大度的生存法则。在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里,他们拥有不成文的生存法规,十分乐意向族人分享自己的食物、用具乃至人力,偷窃和不忠在荒原上闻所未闻。他们注重实用,生活中缺少绘画等艺术,语言中也没有“美丽”一词,但走进他们的生活,可以发现他们的内心需要“美丽”这个词。在许多人看来,这是“美丽而有尊严的生存方式”。
这也是一部维护生态平衡的启示录。二十世纪初,唯利是图的商人在荒原南端建立了贸易站,推行以狐皮和鹿舌换取面粉、子弹和枪支的贸易模式,打破了荒原的宁静。在利益的诱惑下,伊哈米特人放弃用弓箭猎鹿的传统,丢掉了制作角质弓箭的技术和世代相传的围猎技艺,改用猎枪猎狐,而南段森林里的印第安人则用高杀伤性武器大肆猎鹿,无节制的猎杀让荒原上的生态链条遭到严重破坏,打破了靠驯鹿为生的伊哈米特人与驯鹿之间原有平衡。随着一战爆发,狐皮价格骤降,白人撤掉边境贸易站,失去兑换的面粉和猪油等食物的伊哈米特人掉入无底深渊。富含高热量的鹿肉和鹿脂肪的缺乏、疫病的肆虐,让死亡的阴影如影随形。在他们陷入食物匮乏的绝境时,当地政府施舍性的做法,不能改变族群走向灭绝的命运,因为“施舍往往是毁灭”。为了族群的延续,他们选择将有限的食物分配给身体健康的族人,而体弱的同族则自愿让冰雪严寒结束自己的生命,试图重建荒原生态平衡。
如《鹿之民》所示:“只有限制人类的无限欲望、承担起生态责任、重建生态平衡,人类才可能长久生存。”保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如果不能停止盲目破坏自然生态循环、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行为,鹿之民的遭遇也许正是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