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版以《这段南运河为啥雨后臭味熏人?》为题,报道了南运河雨后出现水体返臭现象,报道引发读者关注,同时也引起市水务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家对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
市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南运河作为我市城市排水河道之一,在汛期均承担着排沥功能,沿河共有雨水泵站或口门11处,其中红桥区8处、南开区2处、西青区1处,主要承接上述区域排放的雨水。汛期以来,我市降雨频繁且雨强较大。一些城市面源污染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同时受汛期河道低水位运行河道底泥上浮影响,共同造成水质下降。面源污染也称非点源污染,主要是指在降雨的条件下,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经雨水冲刷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造成的水体污染。
此外,面源污染来源有两方面:一是市管雨水主干管网以上各区管的支、次、里、巷管道及老旧小区排水管道仍存在雨污混接串接现象,雨水管道混入污水。二是非汛期道路清扫、乱泼乱倒污水垃圾等城市面源污染进入雨水管道,淤积形成污泥,影响管道内水质。
正是上述原因叠加,导致南运河部分河段水质下降,雨后水体返臭。
针对存在的问题,市水务局会同相关单位,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组织推动雨污混接串接溯源排查整治和乱泼乱倒行为专项治理,目前正在持续进行中。二是加强生态补水和日常保洁,市水务局通过及时调度闸、站,加大引江、引滦向中心城区河道补水力度,开启南运河明珠泵站等措施,提升河道水位加快河道水质改善;同时加强河道保洁和巡视,打捞河道垃圾漂浮物,维持良好水环境。三是加强河长制考核,落实碧水保卫战中加强汛期污染强度管控的任务,加强对中心城区排水管网雨水井的监测,通过考核推动各区加大排查治理力度。
下一步,市水务局将继续指导督促相关区进一步排查区管及社会产权排水管网雨污混接串接现象,根据排查结果制定分年度治理计划;联合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部门及相关区政府,加大对道路清扫及沿街商户的管理力度,严禁发生各类向雨水井乱泼乱倒行为,严防道路清扫用水和商户用水排入雨水收集口;积极争取资金,按规划建设南运河柳家胡同泵站调蓄池,减少面源污染入河。从而彻底改善南运河的水质,根治水体返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