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0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中所有努力都是“过程”(图)
周其伦 题图 张宇尘

  北京作家杨晓升,近些年来在小说创作中越写越自信,也越来越有心得了,屡屡让不少关注他的朋友刮目相看,可以不夸张地说,他如今在小说创作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丝毫不亚于他曾经在报告文学界所达到的高度。最近,我又在湖南省的大型文学双月刊《芙蓉》2022年第4期上,读到他的短篇小说新作《过程》,其沉稳淡定的叙述,纵横捭阖的踅摸,都足以使我们有眼前一亮的惊喜。《小说月报》(大字版)随即进行选载,也是对他在文学路上不懈努力的一种肯定。

  “老秦是一家文学杂志社的资深编审、副主编,自打从北大中文系毕业,他就被分配到省城的这家文学杂志社工作,他像一颗螺丝钉一样被紧紧钉在这个岗位上,从未挪窝,一干就是近四十年。倒不是他没机会调动工作,甚至他还有机会调岗晋升,但老秦太敬业,太热爱文学,太热爱他从事的这份工作了,所以那些几乎撞到他头上的机会,他都一一放弃。”《过程》一开篇,就开门见山地阐述出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核”,那就是“老秦”在文学杂志这个岗位上干了四十多年,而今已经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随后,作品就兴味盎然地铺排了许多老秦在退休关口收拾整理办公室杂物的逼真细节,酣畅淋漓地展现出老秦这个人物在其整个职业生命“过程”中的林林总总,一下子让读者的阅读兴趣猛增,还很自然地过渡到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灵动刻画中。

  《过程》几乎没有故事情节的曲折转换,也很少纠结于作品是否好看,作者将大量笔墨细细地落在描摹老秦对往事的回眸中,通过他对电话通讯录、微信好友、采风活动、文学座谈、大小会议的意味深长的回味,用勾连、捕捉、揣摩等手法,把老秦内心那种意犹未尽,但又不得不放下的微妙心态,表现得无比生动且游刃有余,用文学艺术的况味支撑起人生“过程”的驳杂与鲜活,为我们的品读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我从《过程》中所能够感悟到的,除了作者对老秦这个人物很尽兴的塑造、拿捏、把控外,更在意作者想通过这个艺术形象而袒露出来的生存思考。按理说,老秦一辈子供职于文学杂志,他的学养、他的修为、他对世态炎凉的体察,都比一般人多一些理性,因此,他在度过这个“过程”时,一定会比很多人多一些从容和豁达。可当“火舌落到脚背上”,自己真的到了退休的那一天,心灵深处也会有一种黯然的寥落。想来,这也是人之常情,而我佩服作者的是,他可以把这样一种惟妙惟肖的心态,用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还饱含着人性“过程”的某种独特探求,这就显示出一个作者较高的造诣。

  我阅读过杨晓升的不少小说,发现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的观察特别细腻,讲述直抵人心,常常在一些见惯不惊的生活场景下,寻找到艺术创作的丰富源泉。联想到他的《日出日落》《身不由己》《病房》等作品,无不是在一个很小的切口上独辟蹊径,从普通人很寻常的一些生活情态中,抽丝剥茧地打捞出并不寻常的由头,在细微处发掘出小说独有的艺术质地。我们一生所有的努力,不外乎都可以看作是抵达彼岸的“过程”,不管这个过程是光鲜亮丽,还是坎坷崎岖,当我们身在其中时,它的无处不在、如影随形,都会感受到过程中的迷人风景。

  短篇小说《过程》,也有着如此的神韵,一个我们平时很不经意的退休话题,杨晓升为我们描摹出了生命意义上的辉煌意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