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正当时,一批怀揣着“兴农梦”的年轻人回归乡土,成为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年轻人种地有啥不一样?新思想、新技术能否“种”出新名堂?日前,记者在西青区辛口镇见到了“85后”的蓝莓种植户吕欣,从她身上找到了答案。
个子高高瘦瘦、性格热情活泼,披散的长发衬托着白皙的脸庞,新农人的“新面孔”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一辈庄稼人不同,吕欣是乡亲们眼中“不一样的农民”。
“不一样的地方可多了!种蓝莓用无土栽培技术,在盆里放上调配好的营养基质,插上脉冲式滴灌头,实现了精准灌溉、精准施肥。”在辛口镇大沙沃村,吕欣和丈夫经营的家庭农场,拥有27个现代化温室大棚。走进这片蓝莓种植基地,吕欣向记者讲起了他们的“种地经”。
高4米、占地2000平方米的大棚里,整齐摆放的盆栽蓝莓连排成片。脚下没有泥、省水又省电、棚内的湿度和温度可以在手机上实时监测,吕欣说这就是她梦想中的农业,用科技让祖祖辈辈的种地方式变了样。
吕欣是辛口镇种蓝莓的“第一人”。“家里人纳闷儿我为啥选蓝莓。一方面是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另一方面就是科技感,让科技改变生活。”吕欣说,3年前参加区农业部门的培训,专家和创业前辈的介绍开阔了她的视野,也点燃了她的“农业梦”。
吕欣敢想敢干、新鲜的点子多;而丈夫勤奋踏实、爱钻研知识。两人优势互补、一拍即合,决定拿出之前经营小生意攒下的积蓄,开创一片属于他们的“希望田野”。
虽然嘴上说自己大大咧咧,但在农业专家眼中,吕欣却是勤奋吃苦、认真听话的“好学生”。2021年,吕欣请来国内的蓝莓种植专家和市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一起开展适合华北地区优质蓝莓品种引种、筛选、无土栽培、精准施肥等研究。
夫妻俩认真听从专家指导,对维护、监测等工作丝毫不马虎。特别是在蓝莓休眠期、授粉期,他们更是每天监测,从早到晚走几万步是家常便饭。
“这都是专家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只要认真跟着学、跟着做,勤奋努力一定有回报。”吕欣坚定地说。
今年5月,首批蓝莓小范围投入市场便反响不错。不仅有商家主动找上门,更有老客户预订下一季。吕欣还尝试直播带货,收获了不少粉丝。粉丝们亲切地称她“蓝妹妹”。“津门蓝妹妹”的商标诞生了,吕欣期待着未来做出自己的品牌。
走出大棚,寒气扑面而来,吕欣火热地聊着未来,与刚从农场“下班”的乡亲远远地打招呼。
“这是我们村的种地能手,现在帮我打理农场,每个月工资5000多元,还不耽误自家种地。”吕欣说,很多乡亲跃跃欲试,但也在观望。
“明年,我想办个蓝莓种植培训班,给有意愿加入的村民传授技术,种好了也会收购村民的蓝莓,带着更多人增收致富。农村是咱的根。振兴乡村,年轻人要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吕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