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7月17日,天津《北洋画报》刊发了一首《尽节诗》,今日读来仍令人动容。诗云:“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投止思张俭,临刑笑褚渊。行亦从此别,相视莫潸然。”该诗作者系早期共产党员杨匏安。
据《人民日报》2001年6月25日所刊《开天辟地》一文,可知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九位革命先行者之一,排在李大钊、陈独秀之后,位列第三。其生平履历如下:
杨匏安,原名麟焘,又名锦焘,笔名匏庵、王纯一等,189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南屏北山村,毕业于广雅书院。广雅书院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师,后东渡日本横滨求学。在日留学期间,接触并学习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日文译著。1916年归国,在澳门任塾师。1918年举家迁往广州,任教于广州时敏中学,并兼任《广东中华新报》记者,曾于《广东中华新报》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消息。五四运动爆发后,撰写长文《马克思主义》,以“匏庵”之名,连载于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广东中华新报》。《马克思主义》一文,“歌颂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贡献,高度评价了它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地位,并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了高度的评价”。杨匏安“在京沪之外的广州开辟了又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成为在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1921年,杨匏安加入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次年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代理书记。五卅惨案发生后,杨匏安与邓中夏赴香港会同苏兆征等发动省港大罢工。1927年5月,中共五大成立党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杨匏安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大革命失败后,杨匏安以中央监察委员身份出席中共八七会议,后来前往新加坡、吉隆坡等地开展革命运动。1929年,杨匏安回到上海,次年任中共中央农民部副部长。1931年7月,杨匏安因叛徒告密被捕,被关押于淞沪警备司令部。蒋介石曾多次派人劝降,均遭其严词拒绝。同年8月,杨匏安被秘密枪杀于淞沪警备司令部荒地上,时年35岁。《尽节诗》便是杨匏安牺牲前题写于监狱墙壁之上的诗作。
“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登车”,东汉范滂有“登车揽辔澄清天下”之志,此处虽言赴死,但也昭示杨匏安能慷慨赴死的原因,即早期共产党员心怀天下,有为信仰、理想而努力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一节”典出《晋书》“列传第二十七”:“忠为令德,贞曰事君,徇国家而竭身,历夷险而一节。”《抱朴子》中也有类似表述:“端身命以徇国, 经险难而一节者, 忠人也。”杨匏安此处用“一节”,也是用“忠诚”意,其所忠者乃为共产党员之信仰。所谓“相期”者,言杨匏安与同志相约一起为信仰尽忠守节。为理想、为信仰而慷慨赴死,虽即将就戮仍不失气节,此为英雄共产党员的气度。“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此句意谓:大敌当前,既已被捕,就莫要贪恋“残生”。“投止思张俭”,张俭是东汉名士,曾弹劾中常侍侯览“残暴百姓,所为不轨”,党锢之祸时遭侯览诬陷而四处逃亡。张俭逃亡时,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皆不畏牵连,所谓“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杨匏安此处用张俭事典,乃用其本意,是希望那些未被捕的同志能够像张俭一样得到保护。“临刑笑褚渊”,褚渊字彦回,据《南史·列传·褚裕之》:“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明帝尝叹曰:‘褚彦回能迟行缓步,便得宰相矣。’”杨匏安此处用褚渊典故,仅用“迟行缓步”的字面意思,嘲笑那些革命意志不坚定、贪生怕死之人。当时与杨匏安一起被捕的,还有罗琦园。杨匏安在狱中经受了酷刑折磨,但立场坚定,未曾背叛自己的信仰,而罗琦园则“尝欲向当局悔过自新,求贷一死”。“行矣从此别,相视莫潸然”,此句意谓:走了!自此别了,同志们!莫要留恋,莫要泪水潸然!杨匏安自己是临刑就戮之人,还不忘对同志有劝慰、勉励之心,足见其人之性情。
《尽节诗》得到当时进步文人徐式庄的推崇,他不仅把这首诗推荐至《北洋画报》发表,还附有一段按语对《尽节诗》相关信息加以说明:“共产党人杨匏安,曾任谭平山之秘书。民国二十年初春与胡也频等二十余人同时被捕,拘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看守所内。杨自知不免,其在监房题壁云:‘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投止思张俭,临刑笑褚渊。行矣从此别,相视莫潸然。’及就戮,犹高呼‘共产党万岁’。所谓‘临刑笑褚渊’者,乃指其同逮有罗琦园者,尝欲向当局悔过自新,求贷一死,而终亦不可得也。诗极悲壮可诵。”同时,徐式庄还认为杨匏安这首《尽节诗》可与谭嗣同《狱中题壁》诗同垂不朽,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云:“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虽然杨匏安与谭嗣同非同一时代的人物,但诗中所彰显的那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却相似,所以徐式庄认为《尽节诗》可与《狱中题壁》诗一起名垂千古。在笔者看来,杨匏安《尽节诗》既写出早期共产党员忠于信仰,为理想、信仰而慷慨赴死的大义,又写出对同志的劝慰,对同志的温情,此即“信仰”与“温度”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