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杨)院前急救,三年巨变。急救站增加到204个,救护车增加到449辆,接报至到达现场时间降至10分钟以内,全市120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保持100%。一个个数字之变如何秉承“人民至上”?一次次“生死时速”如何架起“生命之桥”?昨天,记者来到市120急救中心,探寻答案。
“您好,天津120。请问事发地点在哪?请告诉我患者有什么症状?患者姓名?……救护车已经在路上,在到达前我将告诉您接下来该怎么做。”派出救护车的同时,调度员给予电话急救指导,实现急救零等待。昨天早上,市120急救中心调度大厅里电话不断响起,调度员逐一问询、记录信息、派遣车辆。偌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更新着全市即刻的院前急救信息。
时针指向8时22分,大屏幕上数据显示,全市24小时急救出车1365次,值班救护车236辆。大屏幕右侧,各急救站点当班救护车辆信息一目了然,红色代表患者已上车或已抵达现场,绿色则代表急救车为待命状态。据介绍,目前市120急救中心及分中心调度席位从原来的19个增加到42个,确保了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100%。
4年前,我市院前急救力量资源不足、站点布局不合理、人才短缺以及指挥调度不统一,成为影响市民“生命通道”的堵点,“120到得晚”常常是老百姓投诉的焦点。
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19年,市委、市政府将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纳入20项民心工程,不遗余力加大投入,成为院前急救体系化建设提速的根本保障。针对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我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接报,统一质控,分别建立“市管区建”“区域调派”和“行业指导”模式。
目前,我市已构建覆盖全市16个区的“1+6”急救体系,实现120急救电话统一接听、一键转接、区域调派,形成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安全可靠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全市120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和平均接报至到达现场时间维持全国领先水平。
我市按照在远郊五区和滨海新区分别建设1个急救分中心、每8万人口建设1个急救站点、每4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的标准,统一规划布局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点和救护车。目前,远郊五区和滨海新区6个急救分中心和全市204个急救站点均已正常运行。同时,通过“多元化”扩充急救队伍,全市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急救医生达658人、护士达614人,人员短缺问题已基本解决。
市120急救中心肩负着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责任。急救工作是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最前沿,是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通过有效打通“急”与“救”各环节上的堵点和限速点,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缩短院前医疗急救反应时间,“生命高速路”真正快起来。据介绍,现在市120急救中心通过指挥平台,可以实时掌握10秒接听率、10分钟到达现场率、90秒派车率等,天津的急救速度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