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往事
85岁高龄评书、相声名家王文玉著书讲故事聊趣闻~~~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全 农业创新 振兴乡村(图)
口述 张全 撰文 孟伟超
张全 1970年生于天津市宁河区,1999年在家乡育棉、种稻发展农业。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印 象

  对土地有一种

  天然的亲近感

  张全出生于宁河俵口乡后辛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四,父母为他取名张全,希望这孩子能“文武双全”。家里有五个孩子,生活很困难,在张全的记忆中,两年也不一定能买一件新衣服,基本都是穿哥哥们的旧衣服,缝了补,补了缝。在他10岁那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他一边读书一边帮家里干农活。他还记得,家中几个兄弟跟着父母下地时,经常比赛谁干活干得快,他也初次感受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发现自己对土地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1988年,张全高中毕业,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去打零工,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份工作──窖冰。在最冷的三九天,站在河面的冰层上,凿出一块块60厘米见方的大冰块,拉到岸边,码成金字塔一般的冰堆,用草帘子盖严实保温,夏天再去卖。一天干十几个小时,能挣11块钱。在当时来说工钱不算低,但由于天气太冷了,很多人受不了,纷纷中途退出。张全也得了重感冒,鼻涕和痰都带着血丝,每天干到筋疲力尽,但他硬是坚持了下来。一冬过后,他的身体变得强壮了,意志也更坚强了。后来他又打过很多工,很苦很累,但每一次都有所收获。

  1999年张全开始创业,选棉种,种棉花,种水稻,育秧苗──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转眼二十几年过去,他遇到过很多挫折和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坚信“从不放弃,努力争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路走来,张全见证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下,父母脸上洋溢的笑容;见证了国家免除延续千年的农业税,农民减轻了负担,农业企业家树立信心发展农业;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无限机遇。致富思源,回报社会,他荣获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加深了他对农业的热爱,提升了他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念。

  虽过半百人未老,创业途中还有梦。张全说:“我会带着一份激情,带着一份挚爱,带着服务农民共同富裕的梦想,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路上继续奋斗!”

  遇到问题迎难而上

  对农民有强烈的责任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不断放开,西瓜等经济类农产品开始走俏。1997年,我承包了几十亩土地种西瓜,又买了一辆摩托车,走街串巷卖西瓜种子。很多农民笑话我,戏称我是“二道贩子”,但我心里还是有那股劲儿。由于质量可靠、服务周到,再加上我种出的西瓜比周边瓜农种出的瓜个头大、产量高、卖价高,所以我的种子很受欢迎。我成了四邻八乡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让我发现了农业的乐趣,更加深了我对土地的热爱。

  当时海河流域严重缺水,昔日种植水稻的水田变成了旱田,棉花逐渐成为宁河农业的主要种植作物。1999年,我将事业发展的方向转移到棉花种子的经营和棉花种植上。

  2000年,抗虫棉种引入中国市场,我把它从河北省带到宁河,针对农民对抗虫棉的误区,通过专家答疑、示范带动等方式进行推广。抗虫棉种子抗虫性好、产量高、省时增效,给农民带来了效益。2001年,我在宁河贸易开发区开办了一家农资经营门市部,取名“神农种子经营部”,这是天津第一家民营种子经营公司。

  在搞好种子经营的同时,我承包了400亩土地种植棉花。第一年,由于从众心理和缺乏田间管理经验,收成并不理想,产量仅是别人的一半。虽然没赔钱,但也让我意识到,自己都做不好怎么让农民去做、去增收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2002年,我把门市部交给家里人经营,自己打铺盖下棉田,整天泡在地里,引进新品种进行对比实验,对照专业书籍研究棉花的生长习性、特征,向有经验的种植大户和专家请教,不断摸索总结。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的棉花获得了大丰收。我又将门市部改为公司,取名为“金世神农种业”,寓意做当代神农氏,服务万千农民,但也遇到很多挫折。尤其是在2004年,我给其他公司做代理时,农药出了问题,险些带来灭顶之灾。

  那一次,打完治蚜虫的农药后,蚜虫是都死了,但棉花跟着也死了,棉农来找我。我带着技术人员赶过去,到农田一看就傻眼了,赶紧跟厂家联系,让他们派人来做善后处理,又咨询专家,专家说农药可能混入了除草剂,让我去检测。我蒙了,我推广了足有10万亩,如果真有问题,需要上亿元的赔偿金!

  我脑子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把这批农药全部收回来,以免给棉农造成更大损失。万幸的是,第三天上午检测中心打来电话,说检测出有50桶农药含有除草剂,其他的正常。当时已有好多棉农哭着来讨要赔偿,公司上下乱成一团,有人还把我的车扣下了。我理解他们,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棉农挽回损失。我们逐户排查出现药害问题的农户,每亩足额赔偿,又派技术人员去帮扶。

  最终的结果,棉农不但没受损失,反而增收了。这次事件是坏事,也是好事,它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让我们更明确了对农民要有强烈的责任心,遇到问题一定要迎难而上。2005年,我和一些种棉爱好者发起注册了“宁河神农棉花协会”,引进优良棉花品种、推广先进科学技术、为会员提供服务指导。我们的会员达到5000多人,遍及天津、河北、山东等地。

  把支撑点放在科技创新上

  育出适合天津的棉花新品种

  随着公司服务的棉花面积越来越大,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了。农民的收成不容闪失,给别的厂家做代理,受制于人,风险很难把控,也很难做大做强,所以要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路。严控质量、持久研发,让农民得到实惠,企业才能发展。我租下大片棉田,重新规划,选育、引进的棉种和推广的新品种不直接卖给棉农,而是先经过我们自己试种和试用,掌握一手资料,再上市推广。

  当时天津的棉花品种大部分是从相邻省市引进的,抗性一般,生育期偏长,产量不高,劳动力成本却不低。我把支撑点放在科技创新上,力推产销一条龙、育繁推广一体化的模式,招聘高级专业人才加盟或者兼职,与石家庄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整合资源开展良种繁育。经过努力,很快选育出适合天津地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种津棉412、富亿农12号、金农棉308、金农棉518,从山东、河北等地引进的十几个优秀品种也通过了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

  为了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应用,我带头成立了“富亿农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统一采购投入、统一信息服务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产品包装和注册商标、统一销售社员产品的“五统一”生产经营模式,为社员提供优良品种、新技术,津棉412、富亿农12号棉花新品种通过合作社示范推广、大田种植,赢得了棉农的口碑。

  接下来的两年,我在新疆等地承包了近万亩棉田进行种子科研及繁育,在海南省建立了南繁育种中心。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建立了两万亩良种繁育基地。经多年田间积累、钻研,总结出了一套高产植棉技术,其中合理密植、整枝化控、保花保蕾等植棉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花单产从400多斤增产到500多斤。

  在田间服务的过程中,我发现农民虽然种植了优良品种,但是产量却忽高忽低不稳定,究其原因,农民在农业生产资料的选择上有许多误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悄然在我心底萌芽,我继续与业内精英人才合作,注册种业公司,购买了一家棉业公司进行种子加工,又在山东收购了一家农药生产企业。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一个融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初现雏形。

  只要棉农有需求

  就尽可能赶到现场

  棉农都知道,新疆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繁育棉花种子。2008年,我孤身一人坐火车去新疆,几经周折,在哈密承包了近万亩棉田进行种子科研及繁育。通过田间走访服务,我发现很多地方由于土地多年连作,每到七八月份,棉株上挂满蕾铃,一派丰收景象,但接踵而来的便是枯黄萎病,农民无计可施。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棉花专家,结合自己的田间实践管理经验,我认为还是要从选育高抗病品种和平衡施肥方面来减轻此类发病现象。2011年,我在全市筛选出几个高产抗病品种引进到新疆,其中富亿农12号棉花品种棉铃大、抗病、抗虫,而且产量高,第一年便崭露头角。

  我一个人既当业务员又当技术员,一年里多半时间都在广阔的新疆奔波忙碌。通过不断开发市场,示范推广,很多经销商慕名而来,销出1000吨棉种,富亿农品牌在新疆生根发芽,被很多合作伙伴、棉农朋友铭记。后来我每到田间服务时,谈及富亿农棉种,常有棉农朋友会说:“那个种子真好,我种过。”

  当时,滴灌植棉模式、机械采收模式在新疆已基本普及,但仍有偏远地区的种植技术相对传统。我在南疆阿克苏新和县做田间服务时,遇到了维吾尔族棉农吾布力。他种植了108亩棉花,每年产量都在300公斤左右。通过观察和交谈,我给他讲解了如何改进植保、如何平衡施肥,收获时产量达到了460公斤。这项植棉技术在当地传开,等我再过去时,受到了维吾尔族朋友的热情款待,为我端上了最鲜美的“烤羊娃子肉”。

  我与新疆结缘十几年,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从北疆到南疆,服务到所有的植棉区,见证了新疆农业的蓬勃发展。每年棉苗出土时,我基本都会坐飞机抵达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直接下地看棉花,晚上就近找个地方住下,有时候还会连夜赶到下一站。夏天顶着烈日在地里看棉花,在地头为农民讲解;秋天组织现场观摩会宣传新品种、新技术;冬天在室内为农民讲解植棉技术……只要棉农有需求,我就尽可能赶到现场,或是在线拿出管理方案。我跟很多棉农成了好朋友,他们说我像塔里木盆地的胡杨,不喝水、不怕热。

  在家乡宁河发展水稻产业

  让种植户卖粮无忧、优质有价

  我的家乡宁河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区域内七里海是国家级古海岸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稻田旁的芦苇可以清新空气、净化水质,稻田里的紫蟹在觅食的同时能松动土壤、提高米质。清光绪年间,宁河人培育出颗粒均匀、如冰似玉、晶莹透明的宁河大米,但遗憾的是,因水资源短缺等环境因素导致难以为推广。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国家南繁基地考察时,关切地询问天津小站稻情况,同时鼓励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勇于创新,为全国人民从吃饱到吃好作出更大贡献。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小站稻产业振兴,重塑小站稻辉煌。

  产业兴旺,种业先行,我借助政协、学会等平台,与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农学院等单位的水稻专家联系,推广系列小站稻新优品种种植。

  为了让种植户卖粮无忧、实现优质有价,探索“订单农业”模式,我们与海南省农垦集团签订了水稻订单3000亩,实现以销定产。与农户签了定向种植、定向管理、定向收购协议,加快高标准稻田建设,帮助农民增加种植效益。2020年3月,我们年产5万吨大米的加工厂建成投产,满足了周边稻谷加工、市场优质米的需求,健全了水稻产业链条,同期继续与海南农垦集团加强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订单扩大到3万亩。

  2020年4月下旬,当部分水稻订单秧苗陆续出苗之时,突遇连续多次低温、冷害天气,秧苗大片泛黄,奄奄一息。我请来水稻育种、栽培方面的专家寻求解决办法,虽然采取了多项抢救措施,但却毫无起色。有人劝我放弃,说这是青枯病,秧苗治不好。可是放弃不仅意味着损失几百万元,更会导致无法按时为农民提供秧苗,水稻订单,产业发展将化为泡影,真正的损失难以估量!

  我下决心救治这批秧苗,开始跟时间赛跑。每天早上4点半到地里,安排水稻育秧,同工人们一起劳作,从整地到上水再到铺膜,每个环节都慎而再慎,忙到天黑回家,简单吃几口饭,又拿起手机查阅此类水稻病害的防治办法,与专家沟通解决方案,一直到凌晨两点多,困了就眯瞪一会儿。这样的节奏持续了近一个月,可能由于过度劳累,我发起低烧,人瘦了不少,但值得庆幸的是,通过不懈努力,秧苗全部恢复了生机,我也赢得了“水稻土专家”的美称,让农民们刮目相看。他们说:“搞棉花张全是专家,没想到搞水稻也是!”

  近几年,我们吸纳了3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学生到公司和协会就业,并大力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帮扶贫困家庭。通过“订单+贫困户”的精准帮扶模式,带动了全区五个帮扶村增收致富。围绕小站稻产业化发展主线,形成了利用订单脱贫、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未来,我们会打造“稻田钓蟹”“农事体验”等休闲旅游项目,逐步形成集种植、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方向,共享水稻产业兴旺的带动效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口述 张全  撰文 孟伟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