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东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深度培养项目”结业典礼暨天津教科院河东分院揭牌仪式在天津市第七中学举行。
近年来,河东区立足区域实际,立足教育实情,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区域名师培养举措。
2019年7月,为贯彻落实《关于河东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教育科研实验区的框架协议》,全面提升区域各学科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打造专家型名师队伍、强化名师引领带动作用,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教科院”)与河东区教育局开展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深度培养项目(简称“培养项目”),对河东区遴选出的50位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开展深度培养。
通过建立名师(校长、园长)工作室,加强对领衔人的深度培养,引领带动工作室成员整体提升专业水平。河东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深度培养项目实施以来,在河东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区教育局和市教科院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培养目标,一批优秀的区级名师崭露头角,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深度培养项目”的成功经验,为市教科院和河东区进一步拓展院、区全方位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项目实施坚持以学员发展为中心,将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统一性学习要求相结合,采取集体研学、任务式研修与个性化指导“三位一体”的培养方式,通过定位定型、成果提炼和理论提升、成果推广和验证三个阶段,涵盖了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案例教学、专题培训、成果展示、辐射引领六方面内容。项目组克服了新冠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保证培训周期不变的情况下,坚持工学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学员培训需求,顺利完成了“一对一”导师配置和双导师指导、专家专题讲座、学员定位定型、文献综述训练、课题研究、外省市教育考察、工作室展示交流等重要的培训学习环节,学员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年来,培养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员中有18人获得职称晋升,其中14人晋升为正高级教师,4人晋升为高级教师;有45人次入选各类市级人才项目;1人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等国家级称号,12人获得“天津市巾帼建功标兵”“优秀援疆教师”等各级各类表彰。
项目实施期间,学员出版著作21部,发表论文94篇,承担各级各类课题63项,成果获得各类专业奖项近115项。在天津市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6名学员主持或参与的教学成果获得一等奖,3名学员获得二等奖。作为河东区基础教育领域的领军人才,各位学员在推动新时代河东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指导、示范和辐射引领作用。
据市教科院院长金永伟介绍,项目的实施初步形成了以学员发展为中心、院区高端引领、“双导师”协同培养的院区合作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一是充分发挥教育科研部门引领服务教育实践的职能,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的教育合作,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二是精准回应了基层教育的需求,教科院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需求出发,整合调动全院优质教育资源和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集中教研、科研、培训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学员进行指导,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三是注重顶层设计、体系化构建,以人才培养项目为抓手,统筹谋划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四是对教育科研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区域教育合作进行了深度探索,形成了院区合作的样板,可以为全市各区的教师队伍发展提供参考方案,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考借鉴的经验。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院区教育合作,天津教科院与河东区合作成立天津教科院河东分院。“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教育科研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以项目带动牵引,在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更多院区合作体制机制,在深入探索覆盖全区的教育创新实验、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共建合作项目中,紧扣河东打造‘活力教育、品质人生’的教育理念,突出重点、突出改革,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探索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推进区域教育重大问题的解决取得突破,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助力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郭滇华表示。
结业典礼上,与会领导向50位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颁发结业证书、结题证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学员代表天津市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李惠虹、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罗祎、太阳城学校副校长崔立红分别发言,汇报了培训经历和学习体会,表达了全体学员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探索实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