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竑,字公度,祖籍湖北江夏(今属武汉市)。他是个标准的文人,自幼苦读诗书,26岁通过科举考试高中进士,入选翰林院。然而在历史上,王竑所以著名,并不是他的文章写得多么好,而是他的拳头足够硬。
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朱祁镇受在朝中专权的大太监王振的蛊惑,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瓦剌部,结果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
堂堂大明皇帝,竟然成了蒙古人的阶下囚,消息传来,举朝震惊。大臣们群情激昂,纷纷弹劾王振误国之罪,请将其灭族。负责摄政的郕王朱祁钰还没等将弹劾奏疏读完,便命令大家出去待命,当值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是王振的党羽,便借机厉色呵叱大臣们出去。时任户部给事中的王竑异常愤怒,他冲上前奋力抓住马顺的头发,怒吼说:“你们这帮奸党,论罪当诛,现在还胆敢这样!”他一边痛骂,一边张嘴咬马顺的脸,众人见状一拥而上,当场将马顺乱拳打死。朱祁钰哪里见过这等阵势,吓得起身向内宫里跑。王竑率群臣紧随其后,朱祁钰忙让宦官金英问他有什么要求,王竑说:“宦官毛贵、王长随也是王振的党羽,请依法治罪。”朱祁钰不得已,命人把这两个人拉出来,众人又把他们打死了。
靠着一双过硬的拳头,此前名不见经传的王竑一战成名,声震天下。
朱祁钰即位后,十分器重王竑,升任他为佥都御史。也先侵犯京师,北京保卫战打响,王竑督率毛福寿、高礼的部队协助兵部尚书于谦守卫京城。也先败退后,王竑又受命与都指挥夏忠镇守居庸关。王竑到任后,弹劾不称职的将帅,挑选战马,训练士卒,修缮关塞,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堡垒。一个文官,扎扎实实地干起了武将的活儿。
景泰二年(1451),明景帝命王竑兼淮安、扬州、庐州三府和徐州、和州二州巡抚。此前凤阳、淮安、徐州等地发生水灾,饥民遍地,饿死的人相望于路。王竑到任后一面上疏汇报,一面不待朝廷回报,便开仓赈民。山东、河南的灾民闻讯群集而至,结果所储存的仓米很快用尽。此时只有徐州广运仓还剩有储粮,可广运仓是朝廷南粮北运的集散地,不归地方政府管辖,王竑想将这里的粮食也开仓发放出来,但遭到了掌管广运仓的太监的反对。王竑便亲自前去,对那个宦官说:“如果不开仓救济百姓,他们没有饭吃,早晚都有为盗的可能。如果你不听我的,万一有变,我就先杀了你,然后自请死。”宦官早就听说过王竑的威名,知道他的拳头不是吃素的,他说得出,一定办得到,只好答应。王竑于是下令开仓,然后上疏弹劾自己专擅之罪,并请求说:“广运仓所存的粮食仅够支撑三个月,请令犯了死罪以下的人,准许他们输纳粮食到灾区以赎罪。”
当初明景帝听说淮安、凤阳饥荒遍野,非常忧虑,当他收到王竑因开广运仓而弹劾自己的奏疏后,很高兴地说:“贤哉都御史,他将救活我的百姓了。”他命令侍郎邹干带着库金驰援灾区,听凭王竑相机处理。王竑日夜巡行灾区,散财赈济。财物还是不足,他便下令沿淮往来的商船,根据船只大小出米,又劝富民捐献粮食,共赈济饥民五十五万七千家,救活了一百八十五余万人。他还拨给灾民耕牛和种子,使五千五百家百姓得以复业。安抚从外地流入的饥民一万六千余家,病者给药,死者备棺,饥民卖出的子女全部帮他们赎了回来,想回原籍的人还给他们提供路费。度过灾荒的百姓视王竑为再生父母,纷纷歌颂他的恩德。
第二年,王竑借着饥荒频发,劝谏皇帝说:“陛下继位以来,并非不敬天爱民,但天变民穷却十分严重,臣私下担心圣德虽修但还不到家。衷心希望陛下敬修德行以刷新政治,进用忠良之士,疏远邪佞之徒,公正赏罚,宽免赋役,节俭财用,戒除聚敛,辞退贡献,停罢工役。”明景帝虚心听取了他的意见,带头进行修身反省。
明英宗复辟后,石亨等追究王竑打死马顺之事,王竑被除名,在江夏软禁。直到明宪宗即位,他才得以复出,并被任命为兵部尚书。经历过生死磨难的王竑丝毫没有失去锐气,做起事来依然雷厉风行。当时要用兵两广,王竑举荐韩雍为总督。韩雍刚刚获罪,众人觉得这事难办。王竑说:“天子正在弃瑕录用,你们说韩雍有罪不当用,我王竑不是曾因罪被废的人吗?”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兵部清理所缺官员,王竑推举修撰岳正、都给事中张宁,遭到内阁首辅李贤的反对,甚至因此废除了朝臣会举制度。王竑愤然道:“我还能坐在这里吗?”马上称病求退,尽管皇帝一再下达褒美嘉奖的诏书以示安慰,但他去意已决,宪宗只得批准了他的退休要求。
王竑一生敢作敢为,有道理说不清的事,他用拳头办到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君子可欺之以方”。就是说正人君子喜欢讲道理,这样容易被小人流氓算计,遭所谓的“规则”挤兑,落得个白白吃亏。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对有些人来说,拳头是他们唯一能听得懂的道理。所以鲁迅先生说: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
当然,无私是一个人的底气所在,也是他拳头真正过硬之处。以道理严于律己,为道理敢于亮拳,这才是王竑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