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音乐慢综艺《青春有腔调》结合古典四大名著影视作品中的传世歌曲进行改编,用全新方式重温经典。作家陈曦与嘉宾一起品评,探究歌声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者:您参与录制了《青春有腔调》中秋特辑和四大名著主题两期节目,对这档节目有何感受?
陈曦:作为一档音乐唱聊类节目,《青春有腔调》满足了观众放松欣赏加深度陶冶的双重文艺需求,不同主题的音乐以及嘉宾个性化的观点碰撞,让节目精彩纷呈。我参加这两期传统文化主题的节目录制,感到特别震撼。这档节目的音乐水准和场景布置都非常有特色,尤其是腔调达人们的音乐呈现,体现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录制过程中,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青春范儿”,这档节目让经典走向了年轻的一代,也诠释了经典艺术作品在新时代独特的文化魅力。
记者:作为一档音乐类的唱聊节目,您觉得《青春有腔调》在节目内容与文化话题相结合上有哪些优势?
陈曦:音乐类的唱聊节目是一种少见的节目类型,其难度在于如何有效展现节目的文化承载力。这不但给了节目组极大的选题与策划难度,对嘉宾也是很大考验,既然是唱聊,就要聊出内容,产生碰撞并与观众构成共鸣。《青春有腔调》在节目内容上与文化话题相结合,这种结合展现出了节目的两大优势:一是让文化真正“活起来”,在个性化的演绎与轻松的对谈中触及平时较难触碰的文化热点,这是“寓重于轻”;另一个优势就在于音乐与故事相互碰撞,观点相互交织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文化张力”。
记者:节目中出现了很多经典歌曲,您觉得音乐与传统文化传播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陈曦:这两期节目呈现的歌曲经典荟萃,《枉凝眉》《女儿情》《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月几时有》……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之所以时至今日还能打动听众,就是因为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意蕴。四大名著的主题曲,诗词改编的古风歌曲,经典的旋律折射的是我们对名著、名篇乃至其情节的回忆,是我们对这些经典所传递的思想内涵的重新辨识与深度认同。这两期节目里还有一个传统文化融合类的曲目《字正腔圆》,戏曲、文学、舞蹈、音乐、绝活儿巧妙融合一处,让观众感受文化的综合魅力。音乐既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可以打通时间的壁垒,沟通时代的界限,让文化更加“当代化”,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不正是“礼”“乐”吗?
记者:现在文化类的综艺节目很多,您觉得从传统文化“活”起来的角度看,综艺节目还有哪些可挖掘的点?
陈曦:现在文化类节目很多,但我更倾向于称之为“类文化”节目,也就是在主题上找寻与文化相关的“点”进行节目编排。这样的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了,毕竟“曝光度”直接关联“热度”。然而我更期待的是那种能够深挖文化内涵,传导精神价值的节目,比如聚焦古典人物生平,从而牵带出更为多元的文化形式,共同讲述某种精神的未曾断绝,或者像《青春有腔调》一样,以一种文化形式为线索,深度讲述“单元主题”,在“会话性”中打开观众的思想维度。
记者:您创作过很多儿童文学作品,您觉得什么样的歌曲(音乐)更适合孩子?
陈曦:儿童是纯真的,他们有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投射出来的感触自然也是单纯而敏锐的,我认为古典纯音乐,尤其是中国传统乐曲,就是以五音创作的乐曲更加适合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我更倾向于让孩子们听古诗词吟诵,传统戏曲板式的哼唱也是不错的音乐启蒙。美育的关键是,必须给孩子以典雅纯正的审美情趣,这需要父母师长,以及社会尤其是媒体的精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