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1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为序
故纸情长(图)
摘自《纸上寻幽:中国画里的二十四节气之美》,胡烟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

  当中国画与二十四节气相遇,自然与人文交织,天人合一理念的复杂交融,激荡回旋起无尽的涟漪。本散文集中呈现中国画里的二十四节气之美,早春寻梅、兰亭修禊、汉宫春晓、槐荫消夏、鹊华秋色、寒江独钓……以时间为主轴,拾捡起凝固于历史深处的经典瞬间,予人新知,更启迪心智与审美。

  关于中国画,我竟有这么多话想说。《读画记》之后,是《忽有山河大地》,眼前,又轮到这本《纸上寻幽》与节气有关的书。一切都是追寻着内心的倾诉欲望。本来以为,我于绘画,只是误入写作的迷途,会尽快回归关于现实人生、关于挖掘人性的书写“正道”上去。没承想,却为笔墨之复杂和美深深着迷。

  我对古代生活的兴趣,源于对时空谜题的玄想。时空到底存不存在,为何画中景象竟比真实的生活更加真实?我想不透。过程,形成了文章。

  画中,四时之美,古人之乐,那么切近。像在身边,像在昨天。

  2009年,我们家所在的位于渤海之滨的小村庄搬迁。村庄的面积,像鞋垫那么小,只居住有六百户姓胡的村民。在庞大的星球上,引不起任何的关注。但搬迁对于村民,却是连根拔起。故乡的消逝,令我长久痛心。我时常想念我的半岛故乡。海边的沙滩,生长着干净俊美的黑松林。沙参贴地铺开油绿的叶子,蜥蜴在其间神秘穿行,嫩白的参扎在沙滩深处,积蓄着饱满的汁水。四时之美,目不暇接。端午节前后,满山的艾草香。秋分,野草开始黄,海风吹着山花摇曳。树木层林尽染,野菊在寂静的山野里盛放,黄得耀眼。山里红、野酸枣在山的低洼处,呼唤着馋嘴的孩子。大寒时节,东北风落了脚,海滩礁石上,满是敲捡牡蛎的乡民……

  这一切,已不在人间。却在梦里,也在画里。

  比如,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元宵节的第二天,雨水节气前后,东京汴梁迎来一场奇观。宋徽宗和众臣目光凝视皇宫上空, 周围百姓们也纷纷仰望──那里,群鹤云集,鹤群且舞且鸣,仙姿袅袅,久久不散。宋徽宗心中十分愉悦,耳畔仿佛响起天宫的仙乐,许多天,仍余音绕梁。情之所至,画《瑞鹤图》以记之。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时节,文徵明与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等六人,在无锡惠山茶会。此前,他们早就有惠山之行的计划,却苦于路途遥远。这一天,终于动身了,似乎天公也特别作美,清晨的小雨,忽然停了,云雾散开。高士们在松间林下摆茶具、煮泉水、赋诗文。品尝了“天下第二泉”的甘甜之后,文徵明意犹未尽,用小瓶子装了惠山泉水回来。跑了一百里,毕竟不容易呢。

  时间,倒回至公元222年。四月,三十一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后,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夕阳西下,队伍在长满杜衡草的岸边卸了车,曹植独自漫步,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不觉间思绪飘散。一抬头,见一绝妙佳人,在山岩之旁站立。正是这一眼,开始了神秘的苦恋。曹植笔下百转千回的《洛神赋》诗文,是爱情回忆录的唯美绝版。一百多年后,这场人神之恋,令大画家顾恺之夜不能寐,无法释怀。唯有用画笔精细描述,才能解开心结。

  时间流转至康乾盛世,盛夏,暑气正浓。五十多岁的金农,早已经放下了入仕的热望,关起门来,写诗,作画,刻砚台,捣鼓自己的小日子。芭蕉林下,金农光着膀子,身着宽松白裤,坐竹椅上,正在午休。扬州的盛夏闷热极了。睡着的金农,神情淡然,似罗汉入定。右手的蒲扇,松散地挂着,像是随时会掉落下来。他的弟子罗聘,在一旁对着这一情境哑然失笑,顽皮地画了下来。

  深秋,芦花飞絮,雁声鸣叫,金农踱步到边寿民的“苇间书屋”聚会。一群行走于仕途边缘的文人,一群才华满腹、特立独行的画家,窝在芦苇边的小房子里,欣赏着深秋苇塘之美,也点评着边寿民画芦雁……

  展开画卷,一切都带有温度。那丝丝缕缕蔓延或冲撞而来的感动,令我如见故乡,如见故人。如果,时空是一场骗局,或一个游戏,那沉浸于其中的我们,不过是在各个时代、各种身份角色之间折叠。他便是我,我便是你。他所经历的,也必然是我的,是你的。不然,我们何以感动至此呢?

  古人所感受到的自然风物之美,他们在时代的苦痛中吸收的强大的能量,仍旧那么强烈地传递和散发着,治愈着眼前的你我,力度不减。

  当我们夸夸其谈现代交通的便捷,却失去了“雪夜访戴” 的浪漫;当我们在钢筋水泥的空调房里喝着咖啡、敲打键盘,多怀念古人在槐树下袒腹而卧。那时,日子那么长。物质与精神的贫乏和富有、古与今的苦和乐,是否总量恒常不变?我无法作答。

  只知道,一个失去故乡的人,展卷时,常忍不住泪眼婆娑。感激着画家,用笔墨记录了鲜活的情境,留下自己真实饱满的情绪。他们怀着赤子之心,很认真地在我面前倾诉,并将心中大美和盘托出。又有大浪淘沙,留下珍品。每看一眼,便是享一次清福。

  愿这本书,也能如画一般,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