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礼记》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诠释为:“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普照,气温尚高,但太阳一落山,气温便很快下降,是一年中昼夜温差较大的时节。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因而得“白露”之美名。
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蒹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描写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秋风凉爽袭人,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我心中的那个人,伫立在那河水旁。这首诗把白露时节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触情见景的意境。
三国曹丕在《燕歌行》中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的诗句,描绘了一幅白露时节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魏晋时期的诗人左思《杂诗》中也有“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的诗句。
唐代诗人徐敞在《白露为霜》一诗中云:“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颜粲也有“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的诗句,诗人在白露节的当天看到水边的芦苇白了,篱笆下的菊花也盛开了,想起了“蒹葭”这首诗,不由得勾起了思乡之情。
白居易在《南湖晚秋》这首诗里描绘出了一幅凄凉的晚秋图:白露到来,秋风萧瑟,荷花凋残,枫叶染红,芦草枯黄,到处一片萧瑟景象,诗人触景伤情,怀念身居异地的亲人:“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唐朝诗人卢殷也在《悲秋》一诗中云:“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农谚中的秋实
农谚说:“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杈子耳子继续去,上午修棉下午摘。”白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秋收阶段。农民经过一个春夏的辛勤劳作之后,迎来了瓜果飘香、稻谷成熟的收获季节。著名作家峻青在《秋色赋》中写道:“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杜甫有《白露》诗曰:“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秋实的美景吸引人们接踵而至。此时,在辽阔的东北黑土地上,开始收获大豆、谷子、水稻和高粱。所以农谚说,“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在广袤的西北、华北大平原,玉米、白薯等秋季作物正在成熟,棉花产区也进入了全面的分批采摘阶段。农谚说,“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中秋前后是白露,棉花开始大批收”;山区里也是喜气洋洋,果园呈现出一片丰收景象,各种果实已经成熟,面临采摘。农谚说,“白露节,枣红截”“白露枣儿两头红”“白露打枣,秋分卸梨”“白露到,摘花椒”;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高粱如火,棉花似云,大豆咧开了嘴,荞麦笑弯了腰。“白露高粱秋分豆”“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是这个时节真实的写照。
白露,是收获的时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从白露开始,西北、东北地区的冬小麦已开始播种,华北冬小麦的播种也即将开始。“抢墒地薄白露播,比着秋分收得多”“白露麦,顶茬粪”,这是说在贫瘠、墒情差的地块要抢在白露播种小麦,这时候播种相当于施了一遍农家肥。“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坝里霜降点”“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这些谚语说明了不同的地块,播种的时期也不同,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违背这个规律,就要受到惩罚,如“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
一些农谚还道出了白露期间加强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如“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北方部分地区,如西北的陕西一带、山西、甘肃以及华北等地,秋季降水本来偏少,如果出现严重秋旱,不仅影响秋季作物收成,还延误冬小麦的播种和出苗生长,影响来年收成。农谚“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强调了白露期间天气晴朗,对晚秋作物的成熟有好处。而在我国西南部地区,白露时节却常常是细雨霏霏,阴雨绵绵。四川、贵州两省的一些地方更有“天无三日晴”之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华西秋雨”。连续的阴雨天气,不利于玉米、红薯、棉花等农作物的收获,甚至造成田地里已成熟的作物发芽、霉烂,以至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样的阴雨天气也不利于冬小麦的播种,不仅影响当年作物的收成,还将影响来年作物的产量。由于缺少光照,气温下降,影响晚稻抽穗扬花期的生长发育,导致空秕率增加,也会使得棉花烂桃,裂铃吐絮不畅。
当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秋雨多,有利于水库、池塘及冬水田蓄水、预防来年的春旱。雨水可以较深地渗透到土壤中,可保证冬小麦出苗,同时土壤的蓄水保墒,也可减轻次年春旱对各种农作物的威胁,故也有农谚“你有万担粮,我有秋里墒”的说法。
八月雁门开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深秋时节,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大雁,集体迁徙,向南飞越。这一自然现象,引发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咏雁”情结,寄托悲秋,抒发怀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悠悠乡愁。汉武帝刘彻在《秋风辞》中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阵阵秋风携白云而飞,树木花草已不复葱郁,纷纷飘坠的金色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幅斑斓的景色。大雁苍鸣,归雁声声。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唐代诗人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刺史。初夏离京,秋天到任。从朝中大员贬谪到地方任职的韦应物独坐在高斋之中,外面是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天的雨夜漫长而又寂寥,孤灯长伴,孤影为侣,静静地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秋雨。窗外一片漆黑,只有雨打梧桐的声音。在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之中,诗人不免要触动羁旅他乡、远游为宦的思乡情思。这时,在寂寥的秋雨之夜由远及近传来大雁的鸣叫声,显得分外凄清,撩动诗人无尽的乡愁,使因思乡而彻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创作了一首五绝《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唐代诗人李白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写下了“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晚唐诗人杜牧也有诗曰:“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语句。
北宋范仲淹在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时写了一首抒怀词《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边塞特有的声音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霜高木叶空,月落天宇黑。哀哀断行雁,来自关塞北”的诗句。
元代戏曲家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云:“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蓝天白云,遍地黄花,秋风四起,仰头望去,却看见成群的雁儿正向南方飞去,让人心底顿生深秋凉气,不免又增加几声悲伤的叹息。元代作曲家吴西逸在秋夜酒醉后,看到周围的景色,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小令《清江引·秋居》:“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全曲文字简洁,意境潇洒,色彩淡雅,格调清新,白雁、雪、云、月、星斗,组成一幅静谧清凉的秋夜画面,素雅之色衬淡泊之情,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远离污浊的尘世、保持高雅的情操向往、回到大自然怀抱的追求。
毛泽东的“望断南飞雁”更是气势磅礴,让人荡气回肠。1935年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击败了前来堵截的东北军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毛泽东站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六盘山顶峰,远眺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西风长啸的陕北已经遥遥可见,再凝望空旷秋高的天空,阵阵南飞的大雁,红军的旗帜在猎猎的西风中飘扬漫卷,正在前进中的红军队伍尽管衣衫褴褛,但是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毛泽东心情振奋,豪兴遄飞,顿时诗兴大发,一抒胸中情怀,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这首咏怀之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宛若一幅壮美雄阔的诗情画。其景,磅礴夺目;其情,催人奋进。诗人的视角由近及远,情感由喜悦到激昂,结构紧密,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壮志勃发,读之令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