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0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提升城市品质 聚焦改善民生
杨维东 摄影 吴迪

  天津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战略机遇交汇叠加,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现阶段是推动天津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

  三大亮点 带来全新民生福祉

  围绕重点区域 做好配套项目升级

  为推动天津城市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围绕“十项行动”谋划推动了天开高教科创园、金融街等功能区重点区域建设,5月18日天开高教科创园的开园运营对打通产学研链条、提升天津创新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围绕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深度挖掘天开园周边科研机构聚集的优势,统筹楼宇资源,利用存量空间,加强高水平载体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为创业者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创业、生活空间。围绕中央商务区、金融街等重点地区,加快既有建筑改造、修缮和利用,坚持以整体规划加“一楼一策”方式推进闲置楼宇商业化盘活。提升楼宇服务能级,营造功能齐备、绿色智能、舒适便捷、现代亮丽的办公环境。丰富完善周边高端消费业态,加大优质商务和会议服务供给,提升商业商务配套高端化水平。优化停车设施建设和泊位供给,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便利化。

  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民生改善

  多年来,完成160多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30万群众实现“出棚进楼”,累计完成94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130多万户群众住房安全性、宜居性得到提升。2023年,将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河北区金钟河南侧片区、南开区天拖片区等重点片区继续做好老旧房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通过“室外方案宣讲+入户意见征询”相结合的居民意见征询模式和工程实施中设置“流动服务站”方式,充分听取居民改造意见建议。落实完整社区建设标准,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对停车场、充电桩、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国球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完善类、提升类改造,结合条件,应改尽改。深度挖掘社区内低效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边角地、插花地,因地制宜配建口袋公园、生鲜超市、综合服务站等便民设施,提升便民社会化服务水平。

  坚持保护与发展 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利用

  本市拥有丰富的小洋楼和工业遗存资源,成为亮丽独特的天津名片。2023年,在历史风貌建筑最为集中的五大道地区,以先农大院及周边部分风貌建筑为试点,探索区域整体规划、整修、利用新模式,积极引入新业态,统筹招商入驻与消费配套,依托特色建筑、商业综合体,优化商业节点空间业态,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商业街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统筹推进历史人文保护和城市功能提升,构建洋楼经济发展新格局。在河东区原第一机床总厂区域,重点谋划实施以工业遗存保护利用为主的产业更新项目,组织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专业力量,深度挖掘工业文化价值,通过对工业历史资源的系统梳理,集中植入文化创意元素,打造工业符号IP, 将生产、生活、文化、娱乐、地区记忆和产业升级进行街区化展现,形成以数字装备研发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都市产城融合示范区。

  四个“增强”  提升“津城”城市品质

  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就是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做优做强辐射带动、生态宜居、公共服务、安全保障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极核”,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和创新、绿色、人文城市上做样板、当标杆。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将带动“津城”产业能级提升、城市繁荣兴盛。中心城区更新行动,将为产业能级和创新能级提升提供有力的空间载体支撑。

  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全面提升城市产业品质

  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动承接载体错位发展,增强中心城区产业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科学谋划中心城区产业业态和空间布局,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金融街等功能区,培育壮大科技服务、现代金融、商务服务、创意设计、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增强城市软实力 全面提升城市人文品质

  强化中心城区空间秩序管控和风貌塑造,加快产业空间释放。丰富消费业态、优化业态布局,加快建设一批高端商贸综合体,打造一批地标性核心商圈。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高地,在中心城区塑造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天津城市文化标识。盘活用好小洋楼资源,大力推进商旅文融合发展。

  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大力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补齐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交通、停车、充电等设施,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增强城市治理能力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品质

  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优化城市治理方式,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打造精细化管理样本,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新报记者 杨维东

  摄影 新报记者 吴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