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临近4月,正是河豚上餐桌之时,而其体内随着季节有所变化的毒素也到了最强时。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宰杀销售活体河豚,然而本报热线23602777连续接到市民反映,我市餐饮企业存在销售活体河豚的情况。
“3月2日,我们在位于河西区梅江中心大厦的‘梅江宴’就餐时,商家向我们推荐活河豚,说是刚到的货,现场宰杀。我们一人点了一条,后来知道在饭馆吃活河豚有风险,一阵后怕。”市民姜先生打来电话的时候还心有余悸。
无独有偶,还有多位读者反映和平区、南开区和西青区的多家餐饮企业卖活河豚。3月18日到25日,记者分别赶往河西区“梅江宴”、西青区凌奥产业园内的“金阿可家宴”、和平区五大道“桥岚巷子鲜河豚鱼”、南开区鼓楼“一壶老酒国宴淮扬菜”等读者反映的餐饮企业暗访,发现部分餐馆的鱼缸内养着活河豚,当即给所属辖区的市场监管所拨打电话,通知工作人员赶赴现场一起检查。
在“梅江宴”的鱼缸内,一条河豚正在游动。河西市场监管局梅江所执法人员喊来餐馆工作人员核实情况。“我们缸内河豚以展示为主,售卖的河豚都是有合格证的预包装冷冻食品。”该店铺负责人现场解释,并拿出部分冻品包装,对售卖活体河豚矢口否认,“服务人员对外宣传活河豚,是因为他们没有常识,以为是鱼就得活着卖,我们以后会加强教育。”执法人员发现该商户提供的预包装河豚没有可追溯的二维码以及生产企业信息,随即提出查看活体河豚和冷冻河豚的进货时间和进货数量以及近期的销售数据,负责人以查询需要时间为由,现场没有提供。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要求商户按照规定提交相关进货凭证,目前此事仍在调查取证中。
在“金阿可家宴”检查中,虽然现场未发现活河豚,但西青区市场监管局李七庄所执法人员却发现该店铺的预包装河豚票证不全,网络平台介绍用语审查不严,当即下令整改。和平五大道所和南开鼓楼所执法人员也对辖区内两家餐饮企业提出相关整改意见。
此次行动,执法人员依据《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等相关规定,检查了各饭馆的食材采购渠道等。“根据通知要求,鲜活的河豚或未经加工的整河豚是不允许卖给饭店的,饭店也不可以自行处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正规河豚加工产品的包装上附带可追溯的二维码,同时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原料基地及加工企业的名称和备案号、加工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检验合格等信息,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查看上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