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27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无废城市”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
设立废品回收点 开展闲置物品置换 社区工作人员发现乱堆废物等行为及时劝阻
记者 张家民

  日前,在“无废城市”和“无废细胞”建设中,我市很多基层单位在完善设施的同时,从改变普通人的生活习惯入手,取得了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我们在5个社区推广撤桶并点、建箱房工作,做好装修垃圾的管理和清运。在小区里设立废品回收点,居民家中的旧衣物可以投到回收装置里。此外,还在小区里组织了跳蚤市场,开展闲置物品置换,促进废旧物资的二次利用。”3月24日,东丽区华新街道工作人员石晓博接受采访时说,“要做好‘无废社区’的创建,还是要在人心上下功夫!”华新街道名都园社区的居民大多来自外省市。很多年轻人在这里购房后,将长辈接来一起住,但有些老年人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我在老家有院子,平时产生的废物一般就堆在院子里,有时我还会从外面捡拾一些东西回家。”65岁的姜大爷对记者说,刚来到天津的时候,他会把一些捡拾的废物堆在楼下和楼道里,物业人员和网格员多次清理,并对其进行劝导。“自己的老习惯必须要改改了,否则就是给社区和邻居添堵、添乱。”现在的姜大爷再也不像刚搬来的时候那样乱堆乱放了。

  然而,并不是每位老年人都像姜大爷一样,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改变自己。名都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澄表示:“对于比较顽固的居民,我们就持续入户上门宣传创建‘无废小区’的意义、每位居民肩负的责任以及相关法律。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捡拾垃圾、乱堆废物的行为,就及时制止,直到他们改掉旧习惯为止。”目前,华新街道域内的5个社区都创建成“无废小区”,该街道也成了“无废街道”。

  红桥区的河滨花苑社区,自“无废社区”创建以来,这里的绝大多数居民都能自觉减少废物的产生、遵守垃圾分类规定,不乱丢杂物。走进该社区管理的3个小区,环境干净整洁。“我们严盯死防,发现一次捡拾垃圾情况就劝阻一次,更重要的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无废’理念入脑入心。只有改变了他们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行为的出现。”河滨花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楚琦说。

  红桥区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科科长杨涛介绍,2024年,红桥区圆满完成40个“无废细胞”建设工作任务,顺利通过市级部门考核验收。2025年是我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收官之年,红桥区计划本年度再建42个“无废细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