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南开区中小学12个班级获评“周恩来班”~~~
市群艺馆系列艺术印章讲述“一桥一故事”~~~
文化观察
从剧本生成到视觉制作 从互动叙事到全球化传播~~~
~~~
排超联赛A级3、4名决赛 次回合再负辽宁队获得第4名~~~
印第安维尔斯网球赛正赛签表出炉~~~
申花“双闸”折损 中卫重组告急~~~
15日过招山东泰山B队 22日与大连英博较量~~~
退役生活得保障 入围澳门世界杯~~~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05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群艺馆系列艺术印章讲述“一桥一故事”
为海河桥梁做“微缩档案”(图)
本报记者 刘桂芳 摄影 曹彤
  设计师创作桥梁艺术印章。

  作为市群艺馆推出的“你好天津”津彩文创产品中的“明星”产品,“桥见海河”系列艺术印章自2023年推出以来热度不减。该系列艺术印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海河桥梁的身姿,为市民串联起海河两岸的城市记忆。

  系列艺术印章的设计过程注重“你好天津”主题与天津地域文化、地标等元素的结合。该馆调研美影部负责人张沛介绍,他们先后推出“桥见海河”“瞧见洋楼”“津味美食”、生肖系列等艺术印章。“桥见海河”系列选择三岔河口的永乐桥到入海口的南疆公路大桥之间的31座桥图案制作而成,图文并茂。

  这些印章的桥梁图案画稿,由该馆专职美术干部创作。“每一枚印章都是桥梁的‘微缩档案’,呈现出‘一桥一故事’的文化长卷。以这种方式记录海河上的桥,我觉得很有意义。”参与创作任务的姚铸说。每次创作桥梁画稿,姚铸都要查资料、了解每一座桥的历史背景,找到一个展示其特色的角度。“海河上的桥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解放桥的齿轮数量、大光明桥上的雕像比例等细节要反复推敲,既要艺术美感,更要历史精度。”

  艺术印章之外,市群艺馆“你好天津”津彩文创产品还包括明信片、冰箱贴、胶带粘纸等文创品类。“文化IP需要找到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希望我们原创的文创产品不仅是旅游纪念品,更能成为市民的文化自豪感载体。当海河上的桥梁在印泥中次第浮现,一座城市的文化血脉也在方寸之间生生不息。”该馆馆长刘文艳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