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沪渝市场监管部门印发《2025年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实践工作要点》,持续深化跨区域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实践,大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四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实践工作主要包括选树可靠性应用典型案例、拓展跨区域协同合作范围、扩充专业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壮大可靠性技术专家队伍等八个方面。开展年度“最佳实践”和“FMEA”案例评选工作,充分发挥标杆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挖掘具有推广价值的可靠性技术,推广到更大范围企业使用。拓展跨区域协同合作范围,更新合作机制协议,研究成立领导机构,多方位拓展可靠性工作覆盖面。扩充专业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资源的系统集成,组织开展新一轮平台推荐,覆盖更多行业领域和地域,引导平台与企业深度融合,促进可靠性成果和技术转化应用。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遴选一批具有较高理论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可靠性创新实践的制度设计、技术评估、项目评审等工作。开展更大声势宣传活动,提高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加强公益培训交流活动,打响产品质量可靠性公益大讲堂品牌效应。探索在高端装备、电器电材等领域开发可靠性自愿性认证制度,推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自愿性认证咨询服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联动提升。适时开展研讨交流活动,研究采取适当形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等,共同探讨可靠性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创新应用模式,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持与战略指导。
■ 本版撰文 通讯员 金世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