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讲述
身残志坚农民企业家,生意做到广交会~~~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姜育恒 再回首,我就是歌里那个人(图)
文 阿加东
  姜育恒

  著名歌手,1984年开始出版专辑。唱红了大批经典金曲,包括《驿动的心》《一世情缘》《跟往事干杯》《多年以后》《再回首》《别让我一个人醉》《痛快的歌》等。

  3月15日,姜育恒将在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举办“永远”演唱会。在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姜育恒娓娓道来,回顾了自己的音乐人生。少年时同学口中的“吉他姜”,带着一颗驿动的心漂泊异乡,唱出了一首首痛快的歌。这次演唱会,他将主题定为“永远”,他说:“这是我和歌迷、朋友之间的一次心灵之约。”

  在姜育恒看来,演唱会是跟观众对话、接触、交流、互动的最直接方式,比用文字、电话、网络来得更真切。因此,他一直坚持开演唱会,对舞台的感情特别深,“这个有魅力、有吸引力的舞台,对我、对很多艺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地方。我会陆续规划新作品,也会和很多青年音乐人合作,打造新的演唱会舞台。”

  韩国学校里的“吉他姜”

  忧郁王子踏上孤独之旅

  从1984年发行第一张专辑《爱我·孤独之旅》,到最新发行的单曲《永远》,姜育恒的音乐生涯,犹如一次“永远的旅程”,一眨眼就过去了41年。

  姜育恒是山东荣成人,出生在韩国。“我在小镇隅川长大,大概三四岁时就爱唱歌。”他回忆,自己最初学会的语言是韩语和中国的胶东方言。清寒艰苦的生活,让他成了一个“不敢做梦的孩子”,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中学时代,他已经开始打工挣钱贴补家用,送过外卖,做过餐厅服务生,卖过鞋油、雨伞。

  读高一时,他不幸患上了脊髓炎,腿上打着石膏,哪儿都去不了,只能在家休学。这期间,哥哥送给他一把吉他。他没日没夜地苦练,自弹自唱,从完全不会到技艺娴熟,八个月后回到学校,成了全校吉他弹得最好的人,绰号“吉他姜”。他与同学一起组建乐队,参加歌唱比赛,得了冠军。

  音乐成了少年姜育恒心灵的寄托,至今他都认为,那是自己的幸运:“音乐上出类拔萃的人多得数不过来,但很多人没有机会成为歌手。我的幸运在于,我迈进了这道门。但是,过了这道门之后,还要坚持下去,不二法门就是实力。”

  1979年,姜育恒被韩国一家民歌餐厅录用。1982年,他到中国台湾投奔姐姐一家,在歌厅谋得了一份弹贝斯的差事,偶尔客串一下主唱歌手。“我是1984年出道的,加盟了‘光美唱片’,第一首在电台的打榜歌曲,叫做《爱我》。那年的一场演出中,主持人报我名字的时候,台下掌声如雷,我意识到——我红了。”

  公司为他的歌曲《爱我》拍摄MV,地点选在垦丁的一处海边。导演本来不知道该怎么拍,但见到姜育恒后,一下子来了灵感,因为姜育恒根本就不笑,沉默不语,脸上写满忧愁。导演让他坐在岩石上,弹着吉他唱歌。姜育恒笑着回忆:“于是就有了《爱我·孤独之旅》《什么时候》这两张专辑的封面照片,那位导演用‘孤独’这两个字给我下了一个定义。我的歌大多是走抒情路线,媒体给我‘加封’了‘忧郁王子’的称号。”

  1987年,姜育恒发行专辑《驿动的心》,将他的事业推向了一个新高峰。同名主打歌由梁弘志作词作曲,“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多愁善感的情绪、游子漂泊的无奈都令人无限动容。不久后,这首歌通过大量的翻唱磁带,传遍中国大陆。

  姜育恒回忆说:“当年,我和梁弘志一起吃火锅,吃了四个小时,跟他分享了自己在韩国念书、打工的漂泊经历。后来他给我看歌词——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我觉得,这里面讲的就是我自己的故事,但同时我也觉得,这其中融入了千千万万异乡游子的情感,讲的也是大家的故事。”

  《再回首》成经典传奇

  7亿观众同听这首歌

  上世纪80年代末,央视《九州方圆》栏目在深夜时间播出了两期名为《潮——来自台湾的歌声》的专题片。姜育恒的《再回首》在第一期亮相,很快播出的第二期,则收录了他的《驿动的心》。随着专题片的播出,姜育恒的名字,与王杰、张雨生、小虎队、蔡琴、张清芳等一起走入了千家万户。

  不久后,姜育恒的两张引进版专辑——《多年以后·再回首》《单色梦》相继面市。这些歌传遍大街小巷,植入人们的记忆深处,并在其后的几十年里生生不息。

  《多年以后·再回首》的专辑封面是在长城拍摄的,至今回想起来,姜育恒还是难忘当年站在长城上的激动心情:“第一次登上长城,我不停地掉眼泪,根本控制不住。我是一个情感充沛的人,可能本身也是一个忧郁的人。”

  经典的歌曲,大多来自让人有所感悟的故事和真情实感。《再回首》这首歌,背后就有很多故事。这首歌源自卢冠廷谱曲、潘源良填词、苏芮演唱的粤语歌《凭着爱》,是香港电影《群龙戏凤》的主题曲。随后,陈乐融填写了国语歌词《再回首》,由苏芮演唱,收录在“飞碟唱片”的一张合辑中。

  恰巧姜育恒和苏芮同在飞碟唱片公司,“我到今天都记得,第一次听到《再回首》时的感受——惊为天歌!太棒了!所以我立即表示,一定要唱这首歌,一定要好好做这首歌!”姜育恒回忆说,他觉得这首歌更适合男声,因为陈乐融的歌词里面充满了社会的历练感。

  尽管是翻唱,珠玉在前,并且苏芮当时已经是“巨星”了,但姜育恒并没有太多的压力,“我相信我唱歌的方式,我听到了什么,脑子里就会出现画面,唱的时候,情感也呼之欲出。”

  1991年,央视春晚邀请姜育恒演唱《再回首》。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他都觉得难以置信。“说实话,来之前我并不了解春晚,公司的人问我,愿不愿意在过年的时候到北京参加一场晚会?我一口答应,这当然好啊,能为大陆的观众朋友唱歌,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事!”他清楚地记得,唱完歌走下舞台,有一位工作人员对他说:“姜大哥,你知道今天晚上有多少人看到你唱这首歌吗?”姜育恒摇头,表示不知道。对方告诉他一个数字——7亿!姜育恒真的吓了一跳,一场晚会竟然有那么多人看?一首歌竟然有那么多人同时在听!

  《再回首》成为经典的金曲,姜育恒认为,这一切的功劳都应当属于当初的音乐环境以及幕后那些才华横溢的音乐人。“这首歌的词作者是陈乐融,他与我年龄相仿,非常了解我,也支持我翻唱。后来,他、我、陈志远(作曲家)成为‘铁三角’,只要是我们三个人合作的歌,几乎都会走红,比如《梅花三弄》《痛快的歌》《多情不悔》《我是个需要很多爱的人》《从不后悔爱上你》……”

  老歌唱出新感觉

  平平淡淡才是真

  几十年过去,两部创下收视高峰的电视剧——《漫长的季节》和《繁花》,不约而同地选用了《再回首》作为剧中插曲。这恐怕并非巧合,而是这首歌逐渐爆发出一种力量,把听歌的人带入了时空隧道。

  姜育恒说:“好朋友告诉我,《再回首》被《漫长的季节》用在片尾,听了之后觉得真是贴切。还有《繁花》,导演真是会用这首歌,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我想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当它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出现时,听到它的人,一定会产生共鸣。我是它的受益者。”

  2024年,姜育恒重新录制了《再回首》,保留了当年的精髓,也进行了翻新。时隔多年,再唱起这首歌,对他来说,那种感觉真的是,“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姜育恒说:“再回首,把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当成一辈子的职业,坚持了几十年,我觉得我太幸运了。过去唱,有一部分是自己在心里想象出来的;现在,不用想象了,我就是曲中人。所以,我一定会让老歌呈现出新的样子,让大家感受不同于唱片、不同于演唱会的新的录音室版本。”

  年轻一代听众,再去听《再回首》,作为演唱者的姜育恒,会期待他们有怎样的反馈?面对这个问题,当年的“忧郁王子”好像换了一个人,变得满脸笑意:“我希望,听这首歌的人能感受到——人生就是这样,只有从坎坷经历中去体会、去领悟,去寻找答案,才会有所收获。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希望我的这首歌能起到一点点的作用,能够给他们鼓励,让大家思考,对我来说,这已经是最幸运的事了。平淡、平凡,才是生活的真谛,我们最终都要返璞归真。在红尘世界里摸爬滚打、兜兜转转,最后还可以回归本心,找到来时的路,那就是最好的。我相信,《再回首》这首歌是能够给人们这样的力量的。”

  回首来时路,姜育恒说,自己唱红过很多歌,因为这些歌太优秀了,原创者也忍不住拿回去二度翻唱。“比如《一世情缘》,我非常喜欢,写这首歌的童安格也很满意,所以后来他自己也唱了一版。”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然而,当下的“老姜”已经没有了“野心”,生活淡然无所求,不会再刻意地勉强自己,他说:“在舞台上,我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姜育恒,但走下舞台,我就是普通人,一个老百姓,过着和大家一样的普普通通的生活。”他的抖音号有一段在天津吃捞面的视频,和朋友一起坐在小面馆里,大口大口地吃着一碗打卤面,配上天津特有的糖醋面筋丝以及菜码、大蒜,讲述着他听来的天津故事,哈哈大笑,特别开心。那种姿态,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最普通的美食主播。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姜育恒享受过光环与荣耀,也经历过投资失败等人生挫折,他坦言,已经看懂了一些人生的奥秘,“比如生命的本质、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不断调整,我变得乐观、豁达,变成了现在的姜育恒。我以前拍照片是不会笑的,现在我太爱笑了,哈哈!”

  他说,这才是他最舒服的状态。“其实,我的个性不太适合这个行业,我不会争压轴、抢主位,无论去哪里表演,人家让我第几个唱,我就第几个唱。毕竟唱歌才是最纯粹的事,我只想尽我所能,把最好的歌声展现出来,就行了,越简单越好。”

  姜育恒访谈

  朋友永远是人生主题

  老歌总会变得更鲜活

  问:2024年您举办了“人生的路”巡回演唱会,仅相隔一年,又带着全新个唱“永远”再战歌坛,这次最大的想法是什么?

  姜育恒:去年的演唱会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为什么“人生的路”变成了“永远”呢?说来话长,有一次,我和朋友聚会聊天,他唱起一首歌,“举起这杯酒,往事涌上心头……”这是郭峰先生写的歌,歌名就叫《永远》,非常适合表达朋友间的真情实感。其实我也曾唱过很多以“朋友”为主题的作品,但此时此刻,这首《永远》特别打动我,所以,我买下了这首歌的版权。以“永远”作为演唱会的主题,是我内心的一种希冀。我想现场和大家用歌声分享,一个活了大半生、唱了大半生的男人,对“朋友”这两个字的感悟。这首歌我也录制了录音室版本,演唱会之后就会上线,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问:这次演唱会您准备了哪些歌曲?

  姜育恒:我会唱一些老歌,另外还准备了一个重要的内容——致敬已经离开我们的著名作家琼瑶女士、著名音乐人刘家昌先生。因为,我唱过很多琼瑶女士的电视剧主题歌,我和刘家昌先生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在“永远”演唱会的舞台上,我会分享他们的经典作品,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让这些作品和故事成为“永远”。

  问:可能现在人们都比较怀旧,所以老歌手的经典老歌会特别受欢迎。

  姜育恒:我特别欣慰,我唱过很多歌,《驿动的心》《再回首》《女人的选择》《梅花三弄》《别让我一个人醉》……一直流传下来,大家都会唱。可能大家来演唱会现场就是要听老歌,我出了几十张唱片,每张挑出一首歌,也足够我演唱会用了。老歌也会历久弥新,会更加鲜活,更显价值。我可能也会邀请一些我的朋友上台,和我一起唱老歌,他们虽不是专业歌手,却怀揣对歌唱的无限热爱。我们一起唱歌,也是对深情厚谊的见证。我想告诉大家,作为老朋友,姜育恒一直都在,就像《永远》这首歌里唱的那样。

  问:能否聊聊您个人印象比较深的演唱会?

  姜育恒:我记得2004年,我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演唱会,唱了二十多首歌。很多歌,我只是唱了个开头,就变成了全场上万名观众的大合唱。那种氛围、那种瞬间的感动,让我至今难忘。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歌手、一名音乐人的骄傲。那么多人跟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欢呼、一起笑、一起掉眼泪、一起经历情绪的起起伏伏……那是非常珍贵的记忆。

  问:如今流行乐坛的“金曲”越来越少,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姜育恒:我觉得,现在人们听歌的方式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听歌的渠道很少,唱片、磁带、电台、电视,无非就这几样,但是,大家的专注度很高,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把一首歌完完整整地从头听到尾,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而现在的歌,可能你听了几十秒,就会划过去,不想听了,因为有更多、更有意思的信息,等着你去看,人们最缺乏的可能就是耐心了。那么对我来说,做好自己该做的音乐,就可以了。不管会有多少人听到,不管它是挣钱还是赔钱,我都会坚持创作,并且对自己有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自己满意了,才会发布出来,让大家去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