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国内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 天津鹏瑞利医院开诊~~~
热点问题专访鹏瑞利相关负责人——~~~
市血液中心急寻Rh阴性血~~~
我国海上最老在生产油田~~~
掌门人说老字号~~~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京津冀·疏解记(一)~~~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27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掌门人说老字号
石头门坎:探索老字号饮食新生态
张永利

  一个素包,一门技艺,一家老字号百余年的生生不息,这是属于“石头门坎”的传奇故事。对于天津人来说,石头门坎素包代表着天津传统美食的一个品类,也是记录天津饮食文化的一个鲜活样本。纪录片《老字号 共潮生》的拍摄和播出,让“石头门坎”这个老字号品牌的发展脉络、文化传承得以集中呈现,也让作为掌门人的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老字号的意义——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自信的象征,每一个石头门坎素包,都蕴藏着津门的温情与智慧。

  石头门坎素包起源于清乾隆末年开在宫南大街上的素食馆“真素园”。当年,真素园凭借选料多样、清素不腻、制作讲究、物美价廉的素包,在众多素食馆中脱颖而出,生意越来越红火,名声也越来越大。凡是到天后宫来的人,都会来真素园吃上一笼素包。至清末,真素园素包有了正式的赐名——“石头门坎”,从此,石头门坎素包名声大振,在天津几乎是家喻户晓;“津味素”也逐渐成为天津人年俗中的独特味道。

  时光流转至1984年,为恢复传统餐饮、改善老旧街区,天津南市食品街建成开业,“石头门坎”入驻其中,在食客中再掀热潮。在石头门坎素包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尚秀英的记忆中,食品街开业时红红火火,我们的素包供不应求,消费者往往需排队一两个小时才能买到包子。到上世纪90年代末,和很多餐饮老字号企业一样,“石头门坎”的经营也陷入困境,下一步该怎么走?我当时在天津市企业管理协会从事外事工作,毅然放下“铁饭碗”,力排众议,担负起保护、传承老字号“石头门坎”的重任。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分子,我虽敢想敢做,但当时“下海”前也是思量了很久,促使我下定决心的是一种认同感和责任感——我始终认为素包是天津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就此式微,还得坚守住这一传统手艺、传统食物,并加以振兴和发展。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石头门坎素包重塑往昔的辉煌?我们经过了大量深入的市场调研,意识到老字号百年传承的核心不仅在于味道的坚守,更在于文化的创新。首先是以“小笼屉素包”的方式取代了按斤出售的传统模式,并不断提高制作工艺;其次,经过研发小组的不懈努力,老味道升级新滋味,一系列既迎合当下大众需求,又带有“石头门坎”口味特色的素包、肉包等全新亮相,重新赢得市场认可;不断尝试新的销售手段,通过推出速冻产品和在线销售等新模式,将传统美食带入千家万户,2024年我们还将门店开进了购物中心,完成我们自身的转型升级。

  “石头门坎”在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挑战,但始终以传承工艺为使命,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从坚持手工包制的“包子转手不转”,到推陈出新的速冻素包,再到未来计划与多家品牌合作的跨界联名,我们正在形成独特的天津老字号饮食新生态,用年轻化、多元化的方式与时代对话。

  纪录片《老字号 共潮生》的拍摄和播出,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坚守匠心,锐意革新,借这股东风,我们也将勇于尝试新的发展模式,计划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将更多天津特色美食推向全国乃至海外。同时,我们还将深挖素包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创产品、跨界合作等形式,让“石头门坎”这一百年品牌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作者系天津市石头门坎素包餐饮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今日18:20天津卫视播出纪录片《老字号 共潮生》——东马房豆腐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