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国内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 天津鹏瑞利医院开诊~~~
热点问题专访鹏瑞利相关负责人——~~~
市血液中心急寻Rh阴性血~~~
我国海上最老在生产油田~~~
掌门人说老字号~~~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京津冀·疏解记(一)~~~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27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市血液中心急寻Rh阴性血
两位京津“熊猫血” 接力献血佑生命
本报记者 徐杨

  2月21日,一则“寻找熊猫侠”的紧急招募信息在京津两地传开——天津市血液中心发出呼吁:“如果您是Rh阴性血,期待您伸出援手,加入稀有血型献血者的行列,用爱心为生命护航。”

  消息发出的那一刻,北京、天津两座城市,两位素未谋面的普通人默默放下了手头的事,拨通了同一个号码:“我是‘熊猫血’,随时可以来捐献。”

  昨日,他们的血液静静流淌进血袋,化作生命的护身符,让这个春天多了一份炽热的温度。

  18年献血33次的“移动血库”

  北京的清晨还泛着寒意,献血人刘永利已踏上开往天津的高铁。这不是他第一次为陌生人奔赴——从2006年第一次伸出手臂开始,33次献血、10000毫升的热血,“救人”二字早已刻进他的生命年轮。

  “第一次献血后,采血护士说我的血型是稀有的‘熊猫血’,我觉得这是天赐的使命和责任。”刘永利说。

  这些年他经历过凌晨被电话叫醒的紧急献血,也遭遇过亲友“别总折腾自己”的劝阻,但33次紧急救助他从未犹豫过,将光明和希望带给别人。

  “硬核奶奶”托起生命之重

  作为天津稀有血型爱心之家的资深成员,王利比谁都清楚血液的珍贵。2007年,在献血后得知自己是稀有血型,从此她便成了血站的“常客”。

  她的小孙女只有2岁,还完全不明白奶奶献出的鲜红血液意味着什么。王利说:“虽然孩子不是稀有血型,但还是带着她献过几次血,有些温暖是可以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手里的。”

  据了解,稀有血型又被称为“熊猫血”,天津稀有血型爱心之家的“流动血库”里,藏着1000多位“熊猫侠”的承诺。正如刘永利所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希望每个人都能向别人传达一份善意。”

  天津市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滴鲜血都可能挽救一个垂危的生命,呼吁每一位健康的公民勇敢伸出您的手臂,献出一份诚挚热血,传递生命的希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