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文旅部门连续发力 现象级IP变现待破题~~~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郭红静:~~~
财大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
津门政法故事~~~—— 记市一中院刑一庭
掌门人 说老字号~~~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掌门人 说老字号
“梅花”重生沁新香
张永悦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慢射比赛中勇夺金牌,当他身穿一套红色“梅花”牌运动服上台领奖时,就此翻开了中国奥运的新一页。这届奥运会,天津本土品牌“梅花”牌运动服被指定为中国代表队专用服装,自此,“梅花”同许海峰获得的这枚金牌一起,成为国人心中闪耀的记忆。特别感谢纪录片《老字号 共潮生》的拍摄,带领大家一起重温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也让我有机会和无数观众一起回望“梅花”绽放的流金岁月,再一起展望“梅花”在未来的美好图景。

  我曾在体育界摸爬滚打多年,能成为梅花品牌发展历程中的一员,深感荣幸。翻阅相关记载,我慢慢了解到关于“梅花”的昔日辉煌。“梅花”运动服的历史,可追溯到1947年的天津织棉公司,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国有,合并入天津市针织运动衣厂,主要生产运动装。“梅花”的品牌灵感源自毛主席的诗词《卜算子·咏梅》,寓意“披荆斩棘,傲骨迎霜”,自诞生起,于一针一线间,“梅花”就见证着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乒乓球、体操、排球等运动项目获得的重要荣誉中,都有“梅花”运动服的身影。

  很多运动员钟爱“梅花”运动服,因为它兼顾纯棉材质的舒适与涤棉的耐用,不易起球、掉色,且颜色鲜艳,造型挺括,面料耐用,适合长期穿着训练。上世纪70年代,“梅花”运动衣已拥有400多种款式,年产量达330万件,在国内运动衣行业屡获殊荣。我早年也是体校生,对“梅花”自然有着特殊的情怀,我们那个时代,运动员能穿上“梅花”牌运动服,绝对是无上的荣耀。在上世纪80年代,“梅花”牌运动服可谓风光无限,达到了辉煌的巅峰。

  改革开放后,国外运动品牌进入中国,抢占市场份额。“梅花”运动服的产品设计与研发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占,企业陷入困境,几近停产。到2000年左右,“梅花”在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有着浓郁“梅花”情结的我一直心系于它,始终关注着它的一举一动。

  2011年,我下定决心要让“梅花”重焕生机,于是主动与天津纺织集团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说来也巧,当时正好赶上混合所有制政策的春风,我们有幸参与到复兴“梅花”品牌的事业中。2015年,我们和天津纺织集团携手成立了梅花(天津)体育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梅花”品牌的运营。起步阶段困难重重,需重新搭建产品供应链、完善商标注册的各种细节……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好在经过六七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建立起一条完备且高质量的供应链,商标注册工作也顺利完成,不仅国内的商标图形、汉字、拼音、英文全部注册到位,还在海外主要国家完成了商标注册,这为“梅花”品牌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锁定了着力点——“梅花”重新绽放,加大设计研发投入,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基因巧妙结合。在保持“梅花”原有传统基因和元素的基础上,于版型和设计上融入当下时尚潮流元素,比如延续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领奖服那个款式,推出2.0版本,做了“假两件”,里面是领奖服基础的一个廓形,外面做了现在流行的梭织风衣、解构的一个造型,年轻人穿上会觉得很酷,上市后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我们还不断开展跨界联名合作,携手小众品牌和新锐设计师品牌推出限量版产品,扩大“梅花”品牌的影响力。自2015年成立以来,梅花体育每年的销售额都翻一番,这给予我们很大的信心和动力。

  相信随着纪录片《老字号 共潮生》的播出,观众一定会重新认识“梅花”,惊喜地发现已焕新绽放的“梅花”。“梅花”新生十年,我越来越坚信,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的奥运精神已经注入“梅花”的血脉。未来,在进一步完善销售渠道和运营机制的基础上,我们计划打造一座“梅花”博物馆,完整呈现“梅花”的发展脉络,让大家能深入了解“梅花”作为天津的骄傲、中国的品牌,是如何与中国体育共同成长、共同辉煌的。我们也将不断开发设计推出新的款式,提升和扩大“梅花”作为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让“梅花”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焕发新的光彩。

  (作者系梅花(天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今日18:20天津卫视播出纪录片《老字号 共潮生》——《天宝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