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津沽学人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天津日报
合办~~~——记自动控制和系统工程专家刘豹先生
沽上丛话
门外探红楼(五)~~~
~~~
~~~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戏曲与春节
范阳光

  春节与戏曲,这两个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传统元素,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融,共同演绎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期盼与祝福;戏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则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重要纽带。从历史渊源到文化内涵,从艺术形式到生活实践,春节与戏曲的交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春节看戏的习俗由来已久,戏曲作品中也常以春节为背景展开情节。例如,宋元明时期的《三元记》《破窑记》等剧目的部分情节展现了传统春节习俗。清代的宫廷戏曲根据不同的礼仪需要,上演不同类型的剧目。“承应戏”是逢时按节令演出的戏剧,因此又叫“节令戏”或“应节戏”。例如,立春、上元、燕九、寒食、端阳、七夕、中秋、重阳、腊日、冬至、祀灶、除夕等节庆都要唱“承应戏”。一年之中,“承应戏”的戏本大约有两百多种,每个节令都有相应的剧本,可以因时轮换上演。

  腊月和正月的戏要热闹。春节民俗丰富多彩,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戏到正月十五的元宵戏,每个节令都有相应的戏曲表演。角色要丰富,生、旦、净、丑齐全,表演形式多样,唱、念、做、打俱全,既热闹又吉利,非常适合作为大戏演出。除夕承应的剧目繁多,内容丰富,主题突出新年的喜庆祥和气氛,祈盼来年吉祥如意。例如:《升平除岁·彩炬祈年》《金庭奏事·锡福通明》《藏钩家庆·瑞应三星》《如愿迎新》《贾岛祭诗》《善门集庆》等,均以祈福纳祥、国泰民安为主题。民间则有“迎神赛会戏”,通过戏曲演出来敬神祈福。

  此外,戏曲班社在腊月底演出“封箱戏”,正月初一演出“开箱戏”,多为吉祥喜庆的剧目。比如《天官赐福》中,天官戴着金冠,穿着蟒袍,手持如意,唱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凤呈祥》是一出广受欢迎的节戏,源自《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这出戏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结局圆满喜庆,符合年节氛围。这些戏曲表演往往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春节文化景观。例如,北方地区的“社火”表演融入了戏曲元素,南方的“花灯戏”则是将戏曲与灯会相结合。这些表演形式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艺术特色,又彰显了地方民俗的独特魅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