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河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
河西区活化非遗资源 赋能文旅商融合发展~~~
听障儿童合唱团倾情演出~~~
~~~河西区第36期青年干部培训班集中军训结束
~~~河西新兵奔赴军营
深化东西部交流协作 共促文旅产业发展~~~
~~~把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融入育人全过程
2024年河西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举办~~~
河西区中小学“哪吒杯”校园足球联赛开赛~~~
青少年防灾知识竞赛决赛举办~~~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2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
河西区活化非遗资源 赋能文旅商融合发展
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图)
通讯员 赵钰萁 本组图片 佟玉峰 李博 摄

  本组图片 佟玉峰 李博 摄

  “非遗大联展是咱河西区的品牌活动,对今年的全新展现,我们很期待!”京津冀参展非遗代表性项目200余项,参展参演传承人300余名,展品达上千件套……在热切期待中,2024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暨京津冀非遗嘉年华将于9月29日至12月15日举办,这也是河西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做好各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河西区拥有非遗项目121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1项,居天津市之首。河西区拥有非遗传承人94名,包括2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83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涵盖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曲艺表演等8个领域。近年来,河西区立足天津与全区地域文化特色,以匠心传承为本,以创意智慧为翼,以阵地为平台,以活动为载体,以文旅为助力,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传统与现代 非遗潮起来

  非遗传承体验设施是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2024年,西岸非遗体验馆全面对外开放,场馆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具有多用途、多功能的“非遗+”展馆,121项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入驻,通过实物陈列、动态展演等形式,体验馆展示着具有津派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上半年,河西区在体验馆内举办了“游西岸 品文化”2024天津河西文尚新空间系列惠民活动70余场,接待市民游客共计3万余人次。河西区以其为平台,不断丰富展陈形式,强化科技赋能,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打卡、体验互动,充分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灵动交融和勃勃生机。

  艺术与生活 非遗活起来

  河西区连续五年举办西岸“哪吒杯”京津冀甘黔湘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意大联展,累计征集800余个非遗项目、1500余件非遗作品。

  河西区签订全国首个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公约,迈出重要一步。

  河西区举办天津市第一届、第二届西岸非遗·老字号迎春年货市集,全市非遗、文创、老字号共计250个项目参加,客流量达8万余人次。

  非遗是艺术,也是生活。河西区将非遗宣传与文化活动相结合,融入2024年三联·西岸第二届城市文耕节、天津市2024西岸读书节、2024西岸·万象民族音乐会等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广以木偶戏为代表的非遗项目,打造“戏闻乐见,剧享西岸”河西区中小学生“双减”戏剧教育课程……以“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真正“活”起来。

  跨界与融合 非遗火起来

  推进非遗与文旅融合,实现跨界发展。河西区进行全市首个“非遗进酒店”创新尝试,金皇大酒店成为展示津派非遗的重要窗口。根据区位优势、非遗特色等情况,将西岸非遗体验馆、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文化馆等点位纳入“研学游”“一日游”等精品旅游路线,打造多层次的消费场景和特色文化体验。

  从传统到新潮,非遗与文旅的融合不仅让游客“越游越新”,也让时光长河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喜爱。

  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城市文脉。下一步,河西区将继续深挖非遗资源,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深化“非遗+旅游”,扩大西岸非遗品牌影响力,展现河西区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为高质量发展锦上添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