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天津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航大首届国际课程周落幕~~~
经验分享~~~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行业办学优势~~~
津新两校共同开展教研活动~~~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航大首届国际课程周落幕
以国际化视野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通讯员 袁桦

  近日,中国民航大学首届课程周活动圆满落幕。15位外籍教授、行业专家,12门高层次、高质量、高标准的全外语课程,给同学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知识盛宴,吸引了中外学子的积极参与。

  探索学术前沿

  拓宽国际视野

  在国际课程周的丰富课程中,学生与教授们进行深入对话与思想碰撞,从而获得宝贵的收获和启发。教授们不仅分享了前沿的理论知识,还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为学生们展示了如何将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想象一下,机器人借助这些先进技术,能够更加精准地执行任务,与人类更加自然地交互,这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么巨大的变革。”控制工程专业的赵艺博同学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以机器人为例》课程所讲授的内容颇有感触,“课上,教授的讲解使我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领会和思考。未来,我需更加努力学习,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

  “事故案例分析、还原实际工程问题的学习场景、沉浸式全英文授课和英文教材、开放式讨论互动……这些不同寻常的学习活动很有挑战性,夯实了我的专业知识,同时让我对未来的实际工作情景和能力要求更加清晰。”《航空人为因素及维修差错管理》课程对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安子恒同学来说充满惊喜、挑战和收获。

  卓越师资育英才

  教学相长促发展

  本届国际课程周授课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来自美国普渡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的一流学者,以及来自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等国际航空组织和机构的行业专家汇聚一堂,每门课程均配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中方教师进行辅导,形成了一支多元化、国际化的教学团队,为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埃塞俄比亚航空大学、国际民航组织高级专家Legase Mihret Tesfaye教授表示:“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基础厚实,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发展迅速。本次国际课程活动中我领略到了大学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也感受到了中国新一代青年的活力和希望。中国民航大学是航空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相信我们在国际教育合作、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会有更加殷实紧密的合作。”

  外国语学院教师罗旭作为《英语公共演讲——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课程的中方共课教师深度参与了国际课程周活动,她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于同学们而言,本次课程习得的演讲技能将伴随一生,帮助大家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于我而言,本次课程的组织经历将铭刻脑海,成为一段最珍贵而难忘的回忆。这段同大家‘教学相长’的旅程,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搭建国际科研合作桥梁

  厚植国际化人才培养沃土

  国际课程周活动是中国民航大学以国际科研合作助推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过去三年间,学校获批的国家和天津市外国专家项目实现了量的增长与质的飞跃,获批项目共计19项,累计引进海外专家41人。自2022年起,学校参照国家外专项目的管理办法,设立了校内外专引智项目,用以资助我校教师与海外专家开展国际交流、科研合作项目预研和所在地国际化课程建设等活动,并为申请国家外专项目、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和学生联合培养项目等做好前期准备。截至目前,已支持立项28个,引进海外专家33人。

  依托外专项目,学校教师与一批世界知名院校和国际航空类组织、民航主管部门、航空制造业和航空公司的教授、专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不断提升科研国际合作水平,夯实创新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基础。过去三年间,境外专家累计在校开展80余场高水平学术讲座,众多学生从中获益。海外顶尖学者和行业专家的参与,使得学生不仅能够直接接触和学习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科研方法和行业实践,还获得了参与国际科研项目的机会。专题讲座与基础理论研究相结合、课程教学与科研创新相结合、海内外教师同授课的教育模式,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国际视野,为将来在全球化背景下探索职业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土教师团队能够吸收国际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思路,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实现了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互融互促。

  首届国际课程周的顺利举办标志着中国民航大学在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周的学术交流和文化融合,不仅极大烘托了校园的学术氛围,也激发了师生对国际视野的追求和对前沿知识的探索。 通讯员 袁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