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一个相当危险的年级,一个无人注意的年级。它是从童年迈向青春的第一步,是孩童更深刻地感受到交汇与分别是成长的必然规律,是整装待发的自我意识再度踏上了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之旅。
作家肖复兴的新作《风啊吹向我们》就是从初一的标志切入的:“我”拿到了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钱,购买了中学才能拥有的学生月票。借由社会的认可,“我”感到自己与小学生之间划开了一条分水岭。但后来,当“我”结识了初三的少年麦秋,在交流中又发现自己还有很大的差距。初一的“我”读来无比亲切,在于既带着未脱的稚气,又崭露出少年的意气,全都在细腻的心理描写中准确地描摹出来。少年的心性、友情、烦恼等主题,是成长故事中永远搏动的内核,奔流在每一位少年的身体内。从过去吹来的风,同样吹在当下,吹向未来,拂过所有拔节生长、迎风奔跑的孩子,是这部小说给予少年读者的问候与交谈。
这本书像一个生活的万花筒,为孩子们展现了迂回曲折的成长道路和无数的分岔口。在作者的笔下,生活是光与影在矛盾中交织翻转,命运如风吹的方向般变幻莫测。偶然的获奖,让“我”对作文和老师都增进了感情。当“我”的日记本在校史馆展出,引得大家羡慕的同时,它突然不翼而飞。月亮因为跑步追公交车而上体校,却因受伤无法参加比赛,最终被选中去外地拍电影。石头喜欢捣鼓玩意儿,从踢球到养鸽子再到拆收音机,最后怎么也没考上高中,去了无线电技术学校。麦秋刚放下心结、与爸爸见面,就不得不跟着妈妈去远方生活。“各家孩子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是作者以“我”之口替孩子们发出的心声,充满了真情实感。在孩子眼中,每件小事都非常重大,一点一滴都能引起新的感悟,发生在朋友身上的机缘巧合更是想不通、看不穿,就这样在“似是而非、不懂与装懂的过程中长大”了。
这是部以人为本的儿童小说,整本书的章节标题都是人名,人与人交往的故事贯穿其中,共同构成了“我”的初一生活。对于当下的少年朋友来说,是非常好的观照之镜,映出了成长中可能面对的各种友谊关系。成长中结下的友谊,是一颗纯粹的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无惧风吹雨打,跨越时间与空间,仍保持着本真的意味。从孩童时代吹来的风,捎着清脆的鸽哨,或者一碗馄饨的香味,就能勾起心中对朋友最温暖的想念与祝福,伴着我们走向更陌生的远方。
这更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看的记忆之书。这里储藏着一座城、一代人充满时代烙印的集体记忆,也串联着一个个作者在孩童时代最私密亲切的独家回忆。那时候的5分钱,是一根小豆冰棍儿的钱,也是学生看一场电影的票钱。那时候大院里家家户户都用煤球炉子,孩子们都去城墙上放自己糊的纸风筝。读者如同进入一个全息立体的游戏,沉浸式的体验了老北京的生活,跟着“我”的脚步探索老北京的饭店、胡同、车站、大院……有些在流逝如风的时光里远去了,比如中山公园的旋转木马;还有些仍在风中传递鲜活的气息,比如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每个人回忆起孩童时代,也是在回望那个故乡。反之亦然。
翻阅肖复兴的《风啊吹向我们》,同时也是在翻阅自己脑海中的一本草草写下的人生记事本,纸上镌刻着我们最美好的光阴。那些蒙上时光之尘、遗失在角落的年少故事,只要一股清风吹来,就能再次闪出熠熠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