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周刊·京津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域热点
探索营商环境协同优化新路径
用“微改革”凝聚“大能量”
苏晓梅 岳付玉

  本报讯(记者 苏晓梅 岳付玉)我市各区、各部门主动融入京津冀发展大局,积极推动政务服务改革落地见效。今年以来,随着“政策智库”全新上线,申报预填省心省力,“虚拟窗口”服务升级……作为我市中心城区和经济大区,和平区坚持用“小切口”聚焦“大主题”,用“微改革”凝聚“大能量”,让“近悦远来”的营商氛围日益浓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让资源合理流动配置,和平区立足“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提升全域承接能力和产业协作能级,推动产业链成龙配套。今年以来,和平区先后举办2024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暨平台经济项目集中签约等活动,全面深化“央地”合作、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将区位优势、载体优势、城市配套功能完善优势转化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新动能。

  据了解,和平区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探索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优化新路径,为经营主体创建更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创新设立政务服务“虚拟窗口”,深化与京冀两地友好城区政务服务跨省联动,落实京津冀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

  就在不久前,一家全国知名电商平台企业需要在津开展业务,按照政策要求,企业要在我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由于该企业日常经营办公地在北京,异地办事来往跑动不便,企业相关负责人通过电话咨询时向办事人员求助。了解到企业需求后,和平区政务服务中心积极通过“虚拟窗口”远程音视频功能帮办指导,仅用一天就帮助企业顺利取得审批许可,有效破解了异地事项办理距离远、不会办、不好办的难题,也让企业对天津的营商环境好感倍增。

  主动唱好京津“双城记”,和平区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引入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团队,为企业、群众提供专业高效的全过程帮办领办“保姆式”服务,打造政务服务事项知识智库,实现操作规范“一链”可查。同时,通过搭建政务服务“快车道”,持续拓宽“无纸化审批”覆盖范围,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推动“秒批秒办”,促进更多简易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跑腿”“快捷办”。如今,随着政务服务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和平区已落实“教师资格证、律师执业证”等165项证书京津冀资质资格互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