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读书·悦享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分享悦读
千年岁月托起的中国冰雪运动文化(图)
陶沁萍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中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研究》,张宝强著,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

  随着北京和张家口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筹办与举办,关于中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勃兴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咸阳师范学院张宝强教授历时数载,通过文献资料考察及多方田野调查,推出新作《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中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研究》,全面展现了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发展历程,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多视角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本书有三大特色:

  特色一,多方爬梳,阐释完整的运动文化。提到冰雪运动,人们脑中浮现的,是运动员曼妙的身姿,冰鞋刮擦出圆弧,赛道上的速度与激情,总之局限于正在进行的运动本身。然而作者在本书指出,所谓运动文化,是一个包含更广的概念,不仅有运动本身,还有器具文化、制度文化、民间风俗等一系列内容,以及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如基本特征、发展脉络和时代价值等,具有丰富精深的内涵。

  如冰嬉,作为我国一项传统冰雪运动,元明时初见规模,至清代大盛。冰嬉是类似现代花样滑冰而参与人数众多、间或有击球计分竞技元素的项目。本书从冰嬉的器物文化写起,清代出现了嵌有冰刀的铁质冰鞋,还有韦、芾等护具,已经相当先进。与之配套的,还有制度文化,冰嬉被满人奉为“国俗”,以纪念对明战争中女真军千里驰援努尔哈赤。自乾隆十年开始,每岁举行一次,设立专门机构如技勇冰鞋营集中训练、管理,延续百年而不衰。

  又如滚冰,即我国北方老百姓于每年元宵节晚上在冰上滚动身体的活动,看似简单,但作者为我们爬梳出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推测,滚冰可能起源于清代满族“走百病”的习俗,具有祛病祈福、娱乐狂欢和交游求偶的寓意。

  特色二,关注传统冰雪运动文化在民族迁移、跨境文化传播中的历史和现状,注重时间与空间的动态历程。非物质性的文化,尤其是体育,散落于各民族的故纸堆里,令人难以捕捉。然而细致钻研,仍会发现其具有明晰的脉络,如随着蒙元帝国扩张,中亚乃至东欧的冰雪运动传入我国漠北,是否会有流变?满洲冰嬉传入内地后,是否会与宋明北方汉人原有的冰戏融合?一切答案都尽在书中了。

  特色三,回首过去,立足当下。对历史的爬梳探寻,是为了知来处、明去处,更好地迎接未来。本书结尾,对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进行了乐观的展望。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预言,“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圆满举办,我们的民族文化必然会更加自信、体育运动更加均衡、民族体育更加繁荣。

  作者从我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目前我们应坚持的原则、场域和策略,如推动传统冰雪运动生活化,成为百姓喜爱的全民运动。无论是史料价值还是学术价值,本书均堪称一部对中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作出整体探索的力作,值得一读。

3 上一篇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