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携手共进 优势互补 共绘京津冀“同心圆”(图)
通讯员 张立新 李士一
天津师范大学脑智发育项目科研团队

  每逢周末,京津冀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中心大楼里,一个个身影紧张而有序地在各个实验室中忙碌,几十名教师和研究生正在引导多名小学生同时参与不同的脑科学实验。这是由白学军教授主持的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课题“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天津师范大学队列”的日常工作掠影。该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凝结京津冀和全国心理学优势科研力量联合攻关,对学龄儿童开展长期追踪研究,建立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数据库,推动我国在脑智发育原创性理论实现重大突破,助力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是京津冀心理学协同发展共同服务国家需求的一个典型。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我们的心理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京津冀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中心,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整合京津冀乃至全国心理健康领域的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力量,形成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学研发条件,具备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科学研究、心理健康产品转化、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白学军介绍说。

  早在2014年,中心负责人白学军教授就开始谋划建设心理学领域的协同合作。经团队成员多年的不懈努力,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建设的“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促进”协同创新中心于2022年入选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名单,成为全国唯一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协同创新中心。

  为了进一步推进心理学服务京津冀社会经济发展,白学军教授带领其团队,与北京、河北等地的心理学工作者多次研讨与协商,整合京津冀三地心理学资源,共同促进京津冀心理学发展。2021年,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脑成像中心,协同申报和承担相关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共同推动学科跨越性发展,实现跨校联合融合。

  目前天津师范大学脑成像中心已建成拥有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脑磁图仪、功能性近红外光学脑功能成仪、神经调控仪等多模态脑成像设备为一体的脑成像中心,大大提升了服务京津冀心理学科发展的能力。脑成像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联合科研项目和委托研究项目。正如北京大学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主任高家红教授所言,“天津师范大学脑成像中心以开放、服务的理念服务京津冀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发展,是京津冀地区脑成像实验室的标杆之一,为其他高校建设脑成像实验室提供了样板。”

  为了进一步对接京津冀地区对社会心理服务的需求,天津师范大学优化硬件资源,京津冀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中心大楼于2023年底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天津师范大学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力跨越到一个新台阶。自2024年初以来,京津冀三地高校联合举办“首届京津冀异常儿童心理发展青年论坛”“首届京津冀高校心理学青年任课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工作坊”等学术交流与教学培训相继在这里举行,产生了广泛影响。随着影响力的逐渐扩大,随后,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教学培训班等全国性会议在这里举行,服务全国,实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红利外溢。

  京津冀心理学的协同发展,不仅是注重学术和科学研究的协同,更是注重研究成果转化并服务社会。2024年1月1日,由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师范大学、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会同北京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联合编制的《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规范》正式发布,这是京津冀三地发布的首个基本民生保障领域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正如河北师范大学贾宁教授所说,“《规范》的发布实施,标志着京津冀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工作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是在丰富拓展救助保护内容和方式,推进具有京津冀区域特色的新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建设的积极探索。”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之际,京津冀心理学工作者立足既往,展望未来,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决策部署,打通一个点,形成一个圈,发现一片海,走出京津冀心理学的共生共融之路,共同绘就京津冀“同心圆”。

  通讯员 张立新 李士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