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赴京链接绿创产业资源 打造“京津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
市领导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
~~~
~~~—— 蓟州区东赵各庄镇北宋庄村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天开高教科创园
瞄准园区企业实际需求 聚焦法律难点热点问题~~~
~~~
张工主持全市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大讲堂 苗圩作专题授课~~~
聚焦新质生产力~~~
~~~讯飞星火API能力向全球用户开放
增强结对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新质生产力
科技向“新” 瓦司特钠抢滩新赛道(图)
本报记者 王音 摄
瓦司特钠首席专家代克化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本报记者 王音 摄

  “新能源行业高速迭代,钠离子电池赛道持续火热。只有不断加快创新步伐,才能在新赛道上抢占先机。我们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比容长寿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经量产,相关技术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保证了使用寿命,为拓展钠电应用领域带来新的可能。”作为天津瓦司特钠科技研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瓦司特钠)的首席专家兼技术总监,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代克化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过去几年,随着全球锂资源的持续紧缺且价格高涨,用原料更丰富、价格更便宜、安全性和温度适应性更高的钠离子电池替代锂离子电池,成为新能源领域新的突破口。2023年被业内称作“钠离子电池元年”,新兴钠电企业频获融资,锂电企业、整车厂相继布局钠电领域。

  风口浪尖,瓦司特钠应时而生。2022年,瓦司特钠总部在浙江嘉兴成立,开辟了年产千吨的中试产线。一年后,不仅推出了高性能的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还开发出国内首套钠离子智慧采油储能系统,并在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启动运行。2024年年初,瓦司特钠研发中心和储能及动力电池系统制造基地落户天开高教科创园西青园,将在这里实现从材料到电芯、从单体电池到电池模块的一体化研发,并生产动力和储能电池终端产品。

  天开园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及对入驻企业优质便捷的服务,让瓦司特钠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作为天开西青园的“西翼金种子”企业,瓦司特钠享受到了园区给予的诸多专属政策支持。

  “天开西青园有多种类型的载体空间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最重要的是,这里距离我们在天津师范大学的实验室仅5公里,实在太方便了!现在已经有2名实验室团队的学生毕业后到公司就业了。”身为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代克化告诉记者,便利的条件让他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中。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高校实验室研发、公司产线放大验证、量产推向市场,产学研融合频添硕果。科研人员把科研项目做到生产线上,与企业一线人员一起开展“头脑风暴”式研讨,解决问题,真正让科研成果成为企业发展的利器。

  “做研发时,注重技术突破;做产品时,更看重性能与成本的平衡,要考虑设计出来的工艺和材料能否稳定产出,能否让一线工人准确操作。这些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让我们的攻坚方向更精准。”代克化说。

  得益于“接地气”的科研攻关,目前公司的正极材料已签下百吨级销售订单,位居国内销量前列。

  技术发展无止境,作为研发中心,瓦司特钠正在加大核心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力度,着力推动解决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长时循环稳定性提升的关键问题。

  除了专注材料领域研发,瓦司特钠还大力发展储能业务。随着钠离子智慧采油储能系统在华北油田运行半年多,团队总结运行情况,针对我国北方气候条件,设计出全新一代的储能系统,可以在60℃高温和-40℃严寒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且更加智能,能量转换效率也有所提升。

  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目前,瓦司特钠已拥有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相关发明专利6项,申请中的发明专利15项,涵盖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制备与优化、电池制造、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