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赴京链接绿创产业资源 打造“京津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
市领导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
~~~
~~~—— 蓟州区东赵各庄镇北宋庄村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天开高教科创园
瞄准园区企业实际需求 聚焦法律难点热点问题~~~
~~~
张工主持全市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大讲堂 苗圩作专题授课~~~
聚焦新质生产力~~~
~~~讯飞星火API能力向全球用户开放
增强结对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树为“媒” 平原旅游开新花(图)
—— 蓟州区东赵各庄镇北宋庄村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本报记者 徐杨
受访单位供图

  “在树上过夜的体验真独特,绿树掩映、满目翠色,夏热中透着丝丝凉意。白天,可以到萌宠乐园撸撸矮马、小鹿,在露营帐篷烤串儿,去农场采摘水果蔬菜,好不惬意。”

  近日,张倩一家三口从市内到蓟州区东赵各庄镇北宋庄村游玩,在贤林农场里体验“树屋+采摘”乡村周末,畅享悠闲时光。

  说起这林间树屋,在北宋庄村也是去年才“冒出”的新鲜事。

  走进占地面积50余亩的贤林农场,7栋9间树屋接续映入眼帘。形态各异的树屋均离地1米多高,依据树木不同形态“挂”在老树上,通过与地面相连的楼梯即可顺畅出入。屋内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有的屋子还在高处建有室外平台作为空中露天活动区。

  除了极具特点的树屋,农场内俨然一片富氧休闲森林空间,不仅栽有五角枫、元宝枫等富氧树木,还有国槐、白蜡、银杏等高大冠树,樱花、玉兰等花卉与树木交错相融,露营、垂钓、儿童娱乐、果品采摘、萌宠乐园等配套板块一应俱全,可谓“一步一景、十步一绝”。

  据介绍,2023年年底,贤林农场一期建成开放,很快吸引了大批京津冀地区游客前来游玩体验,其中北京游客占比六七成,每到周末都是一屋难求。

  不同于北部山区坐拥山水资源禀赋,位于蓟州区中南部平原地区的东赵各庄镇北宋庄村无名山秀水可依,那他们是如何独辟蹊径捕捉到游客“流量密码”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丁连记揭开了“谜底”。

  丁连记介绍,过去村里以农耕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一度阻碍着经济发展。近年来,全区民宿升级、游园建设如火如荼,如何打开平原乡村旅游“新切口”成了他们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不断探索破局之路,他们最终确定从创意农业寻求突破,依托自身丰富的林木资源在农旅融合上下功夫,围绕“生态康养”做文章。

  定了就干,干就干成。

  北宋庄村充分利用村内24处闲置宅基地,以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入股、村民宅基地出租、村企合营共建的方式,联手北京市南彩建筑工程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共同打造集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医养实践于一体的平原旅游度假区和村落式自然康养示范基地,包括贤林农场、院落式康养民宿、文娱演出基地、绿色农品种植基地等。

  苗木行业出身的魏立新之前一直承包北宋庄村林地,此次作为企业方合伙人,他发挥自身专长在贤林农场的休闲旅游生态园内规划设计了这些各具特色的树屋。

  魏立新说:“树屋不仅要保障居住的舒适度,而且不能损害树木健康生长,同时安全性也很重要。我们选择的树木树龄都在10年以上,中间均没有移栽经历,这样根系才牢固,保障树屋能够抗衡12级强风。”

  据介绍,整个自然康养庄园项目正在按发展规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在贤林农场增加棚室采摘区,种植高端水果,主打冬季采摘,结合园内观赏树木,打造“三季赏景、四季采摘”游园首选地;利用村里120亩闲置地,建设林间剧场、水榭连廊,注入国学文化元素景观,打造文娱演出基地;流转周边1000亩土地,开展规模轮作种植,构筑麦田画、油菜花海等农业景观,打造集观光、摄影、体验于一体的田园风光游览地和千亩绿色农品种植基地;在目前已经完成3处院落式康养民宿改造的基础上,继续利用闲置宅基地开展院落式康养民宿改造,变农房为客房,引入北京脑血管病医院康复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等机构院校,打造医学实践基地和健康指标监测研究基地。

  随着一个个项目落地开花、稳步推进,东赵各庄镇乡村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带动农旅融合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新平原发展新路径。

  “贤林农场一期项目去年就给村里增收10万元,今年‘五一’期间树屋也全部爆满,不仅让村里闲置资产产生了经济价值,村民现在也成了‘三金’农民。除了村集体分红拿股金,出租宅基地每年有8000元到10000元的租金,20多名入职打工的村民还能拿薪金。”丁连记兴奋地说,“大家现在都是幸福感满满,对村里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后面会继续迈开大步向前奔,持续整合资产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新发展。”

  据了解,北宋庄村自然康养庄园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营业额可达14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全面盘活区域闲置资产资源,实现生态价值有效转化,融入蓟州全域旅游的发展大潮。

  记者离开贤林农场时正碰上在这里打工的村民王小静,游客退房后她刚刚打扫完树屋。提起现在的生活,她高兴地说:“咋能不开心呢,原来我自己开过厂,也给别人打过工,如今在家门口上班,活儿不累还方便照顾家里,原来可是想都不敢想。我家也有闲置宅基地,已经报名流转出租了,以后我也要当这‘三金’农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