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13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地之子 红旗高擎
梁斌诞辰110周年文学艺术展开幕
本报记者 仇宇浩

  昨日,由市作协主办,天津文学馆、天津市梁斌研究会承办的“与新时代同行”系列活动之“大地之子 红旗高擎”——梁斌诞辰110周年文学艺术展开幕仪式,在天津文学馆举行。

  开幕式上,与会嘉宾共同追忆梁斌的战斗岁月和革命情怀,回顾他的文学贡献和艺术成就,学习他对党忠诚、勇毅果敢的优秀品质和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传承他关注社会现实、扎根人民生活的创作精神。

  梁斌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造诣精深的文学大师、风格独具的书画家。他1914年4月18日生于河北省蠡县梁家庄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投身革命,加入共青团,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少年时期就受到革命文学的熏陶,此后不断汲取中外文学营养,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1935年,他以短篇小说《夜之交流》开启了《红旗谱》创作的前奏。他在战火硝烟中出生入死,血与火的特殊体验,为他的文学艺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1942年,梁斌发表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塑造了《红旗谱》中朱老忠的文学雏形。《红旗谱》从短篇发展到中篇,又从中篇发展成长篇,其中有些人物在他的“脑海里生活不下十几年”。

  1953年,他开始创作《红旗谱》,以此展现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历史画卷和壮丽史诗。他多次放弃升迁机会,以“出水才看两腿泥”的信心和“骑上马向前冲”的激情,投身《红旗谱》创作。1957年《红旗谱》出版,震撼文坛和读者,被誉为里程碑式的作品。1963年,《红旗谱》三部曲的第二部《播火记》出版,1978年《翻身记事》出版,1983年《红旗谱》三部曲的第三部《烽烟图》出版,1992年长篇回忆录《一个小说家的自述》出版。

  《红旗谱》自出版以来多次再版,至今印数达1000多万册;被改编成话剧、影视剧、京剧、连环画等艺术形式;被翻译成俄、日、英、法、朝、越、西班牙等7种语言传播海外;1999年入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梁斌的名字和作品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记忆之中,而他将人民群众对《红旗谱》的热爱,视为对自己文学追求的最大褒奖。

  展览分为“初升的火种”“烈火青春”“不灭的火焰”“多彩的艺术人生”“大地之子”“梁斌文学艺术成就”6个板块,以丰富的图文、生动的影像、珍贵的实物陈列,生动再现了梁斌波澜壮阔的革命人生、丰厚的文学艺术贡献、独特的人格魅力。

  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桂元表示,通过展览回顾、总结、研究和铭记梁斌同志的革命生涯、文学贡献和艺术成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此次展览蕴含着一种力量,既让人感动,也催人奋进,是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要从中汲取力量,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中,不断发挥作协新作为,展现文学新力量。

  现场,天津市梁斌研究会向市作协捐赠了《梁斌散文全集》《梁斌研究辑存——梁斌作品评论集六编》等图书。该会会长宋安娜说:“此次展览生动且全方位地展示了梁斌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精神、文学艺术作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用一生传递出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心灵深处的最强音,对他的研究越深入,就越能与之共鸣和共情。”

  市作协副主席张楚观展后表示:“梁斌是一位视写作如生命的作家,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回答了文学与时代、文学与人民、文学与民族、文学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当代作家应以他为榜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创作出不辜负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