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美之艺”——孙建平艺术文献展开幕式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大美之艺”系列,是天津美院展现学术传统、梳理学校教学脉络、体现美育教育发展历程的重要展览。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孙建平是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美院油画系建立后的第一任系主任,在油画创作、教学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等领域均有建树。
本展汇集了孙建平各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150余幅和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分为5个部分:“语言积累、磨砺求新”“传道授业、著书立说”“写生写意、融合中西”“关注当下、传神写韵”“人文情怀、抒写先贤”,集中展示了他在艺术探索、教学研究、主题性创作方面的艺术成就,全面、立体地梳理了他的艺术人生,呈现出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艺术追求以及突出的教学贡献。
“人文情怀、抒写先贤”部分展示的是孙建平近20年来的创作重点,其中《战火中的西南联大》以及《荷塘月色——朱自清》《时务学堂》等创作于2023年。这些年来,他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历史,创作“文心傲骨”系列大幅作品,致敬中国的文化先贤,作品气息苍茫,笔意铿锵,深化和拓展了油画人物东方表现的创作路径,逐步形成其具有个性化和历史感的本土油画发展谱系。孙建平说:“我30岁才进入天津美院读书,后来确立了将西方的油画语言进行本土化处理的创作方向,探索中国风貌的写意油画创作。”
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院院长贾广健介绍,在教学方面,经过孙建平在油画系的一系列教学改革,让天津美院的油画专业在全国更具影响力,特别是在东方表现主义的油画创作领域,涌现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作品。在个人艺术追求上,孙建平受恩师秦征、张世范、赵无极等人的影响,明确意识到了构建油画本土化语言体系的重要性。多年来,孙建平奔走于山川田野,在“写生”中“写意”“写心”,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磨砺自己的艺术语言,不断摸索如何表现中国风貌的写意油画,最终形成了一种注重气韵、具有浓郁“中国风”的书写式绘画风格。孙建平还将对艺术的领悟编成近20部著作,影响并培养出了许多在东方表现主义油画创作方面杰出的天津籍青年画家。
现场,孙建平将《新青年》《美院进修生》《马轲》等6幅画作捐给天津美院美术馆永久收藏,将《孙建平油画作品集》捐给天津美院图书馆、美术馆和造型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