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正月里,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直奔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北市村——~~~
风清气正迎新春 书香廉韵启新程~~~
弘扬津商文化 赓续津商精神~~~
~~~
第四届蹦豆儿喜剧节剧目~~~
展现城市文化特色 传承城市文化~~~
5外援全部首发亮相 默契度仍有提升空间~~~
CBA全明星周末拉开帷幕~~~
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
~~~
WTA奥斯汀站~~~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03日 星期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正月里,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直奔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北市村——
“天津剧团来咱村唱大戏啦!”(图)
本报记者 刘莉莉 文/摄

  “天津剧团来咱村唱大戏啦!”

  正月十八,临近晌午,河北固安,北市村口。老乡们三三两两地热切谈论着。

  “都这个点儿了,咋不回家做饭啊?”“待会儿这就唱戏啦!天津来的剧团,有名角儿呢!”

  “那饭咋整?”“不吃了,我们搁这等着,晚了就没地儿了。”

  不远处,高大的墨绿色帐篷里,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的演职员们正忙碌着。搭建舞台的,调试设备的,整理服装的,化妆扮戏的,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当天早上8时,演职员们从天津出发,不到两小时,大巴车就开进了北市村。这次赴乡村演出,由剧院小百花剧团的年轻人担纲主力,其中不少河北省人。他们踏上家乡土地,给乡亲们唱戏,个个都有点儿小兴奋。

  暖阳高照,春风和煦。与帐篷隔着一条小马路,大田已开始返青;帐篷另一边的树林,隐约间也现出点点翠色。踩一踩乡村路,望一望乡村景,待会儿要扮演王宝钏的张翠香深深吸了口气。这份新鲜的泥土气息,令她身心舒畅,马上愉悦地投入演出前的准备。

  “这个灯这边有点低了,哥儿几个再拽一把。这边板子得再固定一下……大伙儿辛苦啊,咱一会儿就开饭。”小百花剧团团长、“梅花奖”得主王少华张罗着台前幕后。等会儿正式开演,他还要扮演薛平贵。

  演员们在里面忙活着,外面也同样热闹。正午刚过,帐篷周围,人们不断涌来。台下摆好的400个红塑料凳子已经一“凳”难求。满面笑容的老人,嬉闹玩耍的孩子,吆喝小吃的摊贩,言谈话语间,都是兴奋与期盼——大戏还没开演,乡亲们的“戏”已经开演了。

  “你看看,来晚了没地方了吧?”有大娘坐在席间,略带得意地朝刚来的老姐妹打趣。

  “我站着也得看!”老姐妹不示弱,高门亮嗓地说,“今天有王少华!总在手机里看他,这次我得看看真人儿。”

  忽地有位大爷搭话:“你下次就得跟我学,看我这多得劲儿。”众人顺着说话声音瞧,一把高凳上,大爷得意洋洋“藐视”一切马扎、板凳,又引来一片叹羡。

  下午2时,锣鼓响了。河北梆子传统大戏《王宝钏》准时开演。燕赵大地,慷慨悲歌,听着就那么过瘾,那么对味儿。台上演员乐队卖力气,台下父老乡亲紧鼓掌。别看天气有点儿倒春寒,这大戏一唱,一下就热乎了。

  现场的人越聚越多,帐篷里是挤不进去了,只能在帐篷外边听。外边张贴的演出海报跟前,也围着一群人。这次到北市村,天津河北梆子剧院连演4天,戏码、演员大名都写在海报上。

  河北梆子是京津冀大地上生发出来的戏曲剧种,从古至今,都演绎着京津冀的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特别是在河北省,观众将其视为乡音,对各地演员也如数家珍。“河北梆子五杆大旗,那不就是天津的嘛!”“天津是戏曲码头啊,演员太多了。我兄弟也在天津,都买房了。”

  “咋知道这有戏?人家发个朋友圈不就都知道了嘛。”——网络给消息的传播插上翅膀。有个小伙带着老爹从18公里外的村子赶来看戏,给老爷子乐得合不上嘴,直夸:“唱得真好!不愧是天津来的大院团。”

  散戏了,乡亲们意犹未尽,相约转天还来,要连看4场,过足戏瘾,还有老乡追到后台,想跟演员照个相。看到乡亲们如此热情,张翠香又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来不及披件厚外套,穿着单薄的戏装就开始跟乡亲们合起影来。

  来合影的老乡一拨接一拨,张翠香不觉冷,反觉得暖洋洋的。张翠香生长在冀州大地一个戏曲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感受长辈们到各村演出时与乡亲们的那份情谊。熟悉的情景,亲切的乡音,让她心里一热:“广采生活的养分,精进自己的艺术,回报父老乡亲,让乡亲们高兴,这不正是我应该唱好的戏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