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好!”“总书记,给您拜早年!”2月1日,农历腊月廿二,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张灯结彩,年味儿正浓。当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第六埠村考察,实地了解洪涝灾害后农业生产恢复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当总书记向乡亲们挥手致意时,人群沸腾了。
大棚蔬菜 长势喜人
“这么冷的天,总书记来咱的大棚,我做梦都想不到!”2月1日下午,站在总书记考察过的蔬菜大棚里,“种植能手”郝健心情十分激动。
数九寒冬,冷风萧瑟,温室大棚里却是一片绿意盎然。茼蒿、花椰菜、菠菜等蔬菜长势喜人。第六埠村村域面积1.65万亩,耕地面积1万亩,主要产业为农业种植、农旅融合项目。作为津城“菜篮子”基地,蔬菜种植是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去年夏天,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8月初,东淀蓄滞洪区紧急启用,涉及西青区辛口镇和杨柳青镇的21个村。其中,三河交汇的第六埠村成为天津防洪的要害之处。全村共转移安置群众179人,被淹土地1.0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2022栋1438.54亩。
“总书记走到这儿,认真察看蔬菜长势。总书记特别亲切,就像聊家常一样。他关心我们住得咋样,孩子上学咋样,我心里暖乎乎的。”
总书记走进来时,郝健的妻子张凤文正在忙着分装蔬菜。张凤文告诉总书记,这些都是住在市区的居民订的菜,从网上下单很方便,可以送货上门。“我告诉总书记,我们用的是农家肥,所以菜特别绿,品质好!”张凤文笑着说。
郝健、张凤文两口子是第六埠村的种植大户,15个大棚种植蔬菜多达20余种。洪水来了,损毁了大棚。不过,种了30多年菜的张凤文告诉记者,因为排水提早了12天,这次水灾损失降到了最小。
“别小看这12天,能抢种上应季的蔬菜。趁着修复大棚的机会,又赶上灾后补偿的好政策,我们把大棚升级了。新大棚骨架更结实,比旧棚更高、更宽,硬件设施更好。”张凤文说。
第六埠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庆水说:“总书记惦念着我们受灾群众,我们都非常感动。我们绝不能辜负这份牵挂。去年寒露前后,村里抢种了冬小麦。由于政府补贴款及时到位,村民积极性很高,补种面积还比之前扩大了。现在大家都欢欢喜喜等着过年呢。”
四世同堂 喜气洋洋
村民杜洪刚一家四世同堂,7口人其乐融融。金色的福字、火红的灯笼、喜庆的拉花,将他家的小院装点得喜气洋洋。
“总书记来到我家,掀开餐桌托盘上的盖布,看到了花糕和豆馅馒头。我跟总书记说,花糕象征年年高、步步高,村里过年家家户户都蒸这个。”杜洪刚说起总书记来家里时的场景,很激动。
“我告诉总书记,年货都准备齐了,就等着过年呢!他握着我母亲的手,嘘寒问暖。我母亲80多岁了,激动得不行。”杜洪刚越说越兴奋。
杜洪刚家总共承包14.4亩地,年收入近6万元;平时做蔬菜配送生意,年收入7万元。加上儿子、儿媳的收入,四世同堂的一家人生活得安稳、幸福。
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杜洪刚家的田地全部被淹。
杜洪刚告诉记者:“总书记问得特别细,家里损失多少、安置方案怎么落实,还问了我儿子、儿媳的工作和收入。我告诉总书记,‘过水’的时候,地都泡了,但家里没被淹。政府和各个部门帮我们抓紧排积水,抢修补种。补偿款拨付得特别及时,很快恢复了生产,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今年一定能过个好年。”
“有了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我们一定会把日子越过越好!”杜洪刚说得实在。
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
从杜洪刚家走出来,总书记来到了乡亲们中间。大家簇拥站立着,静静地聆听总书记讲话。在红砖红瓦的农家小院前,总书记笑容满面,给乡亲们送上新春祝福。
总书记说:“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
人群中,23岁的张墨妍感慨自己何其荣幸,作为一名刚刚毕业回村参与家乡建设的大学生,能够在干事创业的大好年纪,亲眼见到总书记,近距离聆听总书记的谆谆教诲。
“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风雨过后,这句话带来的不仅是感动,更是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张墨妍表示。
正是因为这次遭受洪涝灾害后,村里需要更多人手摸排统计村民的财产损失。村党委书记郝庆水提出,邀请返乡大学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张墨妍便是其中之一。没想到,短短几个月的工作,让张墨妍对乡村发展有了深刻体会,燃起了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
“我很小的时候就出去上学了,对家乡的记忆还停留在小时候站在大堤上看三河交汇的场景。那时,远远望去只有大片的芦苇荡。”张墨妍说起儿时的情景很是感慨,“如今,三河汇景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六埠景区,夏天竹筏穿行在荷花丛中,充满了诗情画意。”
今年,第六埠村启动了涉及产业规划、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双百项目”,不仅向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发出热情邀约,还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农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成立百个人才工作站,“孵化”百个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下午3时许,冬日暖阳洒满了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散步、聊天、陪孩子嬉戏的人多了起来。大家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回味着聆听总书记讲话时的情景。
“激动!真是太激动了!”“大家不由自主地挥手、鼓掌,问总书记好!”“有总书记时刻惦记着我们,没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都说‘六埠’就是‘六福’,生态美、人心齐、精神足,是我们村的最大福气。”
乡亲们兴奋地聊着幸福的今天,也满怀信心地期盼着美好的明天。
总书记讲话时,屈晓倩就站在前排,她虽不是土生土长的第六埠人,却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村子。10多年前,从外地嫁过来,屈晓倩见证了第六埠村从困难帮扶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变化。
“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一下雨,家门口的积水就能没过脚踝。经过三年的人居环境整治,清河道、建污水处理泵站、改地下管网,现在家里用上了水冲厕所,有了集中供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您看,院墙上这些手绘画,都出自专业老师之手。现在谁来了,不说咱村子美?”屈晓倩自豪地说。
“春节临近,总书记来到受灾群众身边,看望慰问大家,给大家加油鼓劲,让我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要把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化作推动各项工作的奋进力量,真真正正落实到土地上去,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去。”西青区委书记朱财斌坚定地说。
朱财斌介绍,截至目前,西青区东淀蓄滞洪区内已恢复冬小麦种植9287.8亩,比灾前增加了33%。农业设施大棚已修复3996.8亩,退出大棚种植200亩,恢复种植67.4%,均全部种植应季蔬菜。
“庆水,今年咱得热热闹闹地过个年!”在大清河畔的防洪堤上,迎面走来上年纪的长辈,拉着郝庆水的胳膊,再三嘱咐。
“老人说得对!过去一年,对第六埠村来说,太特殊了。尝过了苦,又收获了甜。总书记的到来,让全村父老乡亲精神振奋、信心百倍。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今年春节,村里的舞蹈队、锣鼓队都组织起来。不辜负总书记的关心和嘱托,咱们一定热热闹闹地过个好年!”郝庆水说。
远处,千亩冬小麦很快要返青吐新绿,迎着春日旺盛生长。到了夏天,生态六埠又将是一幅丰收图景,正如乡亲们的生活,总是奔着更好的日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