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致敬110岁马识途先生
沽上丛话
读诗散札(十九)~~~
~~~
小楼春秋【82】~~~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2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楼春秋【82】
张学铭旧居:每到芳时忆故人(图)
罗文华
扫此二维码,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几十年来,借着探亲访友、开会考察等机会,天津五大道的老房子有幸参观过几十处,而位于原英租界香港道(今睦南道)上的张学铭旧居是给我留下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处。十几年前,上海远东出版社编辑室主任黄政一先生应我之邀专程来津,实地考察并商议天津历史文化和文物收藏鉴赏方面的出版选题,在五大道风貌建筑保护专家金彭育先生的引导下,我们一起参观了张学铭旧居,认为这确是一处保存完好、整修到位、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典型的高级小洋楼。

  张学铭旧居建于1925年,张学铭于1931年购买作为住宅。建筑为英国庭院式风格,占地面积1756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有主楼、后楼两幢。主楼是一幢二层带顶子间的西式楼房,内部装修十分考究。首层设有带暖廊和花室的大厅,并与餐厅、备餐厅、卧房、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相连。大厅采用彩色玻璃提拉通天窗采光,门窗与地板采用上等木料。二层设有卧室、会议室和卫生间。外墙采用紫红色砖砌筑,多坡筒瓦屋顶,建筑立面稳重、和谐,整体设计风格简约自然、落落大方。院落宽敞,花木扶疏。庭院地面铺设了开滦矿务局出品的大象图案地砖,寓意富贵吉祥。此楼现为天津市房产总公司办公用房。

  张学铭,辽宁海城人,生于190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爱国将领张学良胞弟。1928年,张学铭入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学习。1930年,他出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长。1931年,任天津市市长兼警察局局长。在张学铭的领导下,天津军警两次挫败了日本便衣队的暴乱活动,打压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张学铭旧居,留下了这位爱国人士的历史印痕。

  新中国成立后,张学铭曾任天津人民公园管理所副主任、天津市政工程局副局长、民革天津市委副主委、民革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等。1983年,张学铭病逝于北京。

  请毛泽东主席为人民公园题字,是张学铭一生中最为天津百姓传诵的佳话。天津人民公园坐落于河西区东北部,与水上公园、北宁公园并称天津三大公园。因其历史悠久,环境秀美,地理位置优越,在天津家喻户晓,是天津唯一被完全保留下来的私家园林,被誉为镶嵌在繁华闹市中的“绿宝石”。人民公园前身是清代天津大盐商李春城的私家园林,名为“荣园”,俗称“李善人花园”或“李家花园”。荣园始建于1863年,初期占地270亩。园内曲水回环,树木葱郁,西北积土山一座,湖中设水心亭和曲虹桥。西南有小榭及养静室,与土山有碎石甬道相连。园中有咏诗亭,乃文人墨客雅集之所。藏经阁高四丈有余,朱漆门窗,古朴典雅,与高耸园中的中和塔遥相呼应。因李氏祖籍南方,故建筑设计及布局多有江南园林之风格。四周以壕堑为界,沼湖中芦花最盛,锦鳞畅游,同时具有北方园林特色。可谓南北交融,浑然天成,美不胜收。新中国成立后,李氏后人将荣园捐献给国家,人民政府接管后予以修葺,使之焕然一新,并于1951年7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定名为人民公园。195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五周年之际,时任人民公园管理所副主任的张学铭,委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章士钊先生致函毛泽东主席,请他为公园题字。9月19日,毛主席复函并亲笔题写了“人民公园”四个笔势豪放、气贯长虹的大字,被镌刻在公园正门上方。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为我国公园题字。

  著名曲艺史论家倪钟之先生的夫人、著名中国现代北派通俗小说研究专家倪斯霆先生的母亲马雪莱女士今年88岁,她对笔者讲述了对张学铭先生的印象。1953年,人民公园举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玻璃人体展览会”,马雪莱作为当时的“待业青年”,因青春靓丽、嗓音甜润,被选为这个展览会的播音员。她回忆说,当时公园负责人张学铭先生四十多岁,身材不高,脸色较黑,爱抽雪茄。他总是穿着一身笔挺的蓝色中山装在公园内巡视,并不时地到播音室闲坐聊天。其人非常随和,聊天内容也常是家长里短,完全看不出他曾当过市长。马雪莱至今感激的是,就在她当播音员不久,天津市总医院护训班在全市招生,张学铭获讯后极力向有关部门推荐她。结果马雪莱在展览会尚未结束便被录取,经过短期培训,便在总医院做了医务工作。尤其让马雪莱难忘的是,她后来被调到第二中心医院工作,与在该院图书馆工作的张学铭先生的大女儿张闾娥女士成为同事。1973年张学铭先生经周恩来总理保护,躲过劫难,回津休养。一次他到二中心医院看病,还到马雪莱工作的科室去找她,并交谈很久。

  有“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美誉的收藏大家、著名词人张伯驹先生,非常喜爱天津人民公园的海棠。因为园内的海棠已经生长了百余年,盛开之际异常美丽,闻名全国。20世纪70年代,张伯驹先生从吉林回到北京后,更是频频往返于京津间,几乎每年春天都到人民公园观赏海棠。陪同老人赏花作词的是天津梦碧词社的词人寇梦碧、张牧石等先生。张伯驹先生称人民公园为“故李氏园”。在“故李氏园”,他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其中《小秦王·乙卯春,天津故李氏园看海棠》有这样的词句:“占取韶华一段春,流脂濯锦向红尘。吹来为有东风便,每到芳时忆故人。”也许是一种巧合吧,人民公园曾经的管理者张学铭先生在睦南道的旧居,院子附近也植有海棠,近年春天时五大道海棠节就在这一带举办,花香满街,宛若仙境,此处与人民公园一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高品位的文化休闲空间,亦有了“每到芳时忆故人”的一番情境。

  ●《小楼春秋》解说词:

  红墙砖体的外檐、错落式的筒瓦屋顶,整幢建筑立面稳重,动静和谐,这座建于1925年的英国庭院式建筑,在功能上住宅与花园融为一体,1931年张学铭购置了这处房产。

  岁月流转,张学铭曾经居住的这座小楼已经成为五大道上人们旅游观光时的必经之地,大厅采用彩色提拉通天窗采光,门窗与地板使用的是来自菲律宾的木料,楼内设有暖廊、花厅、乐池、餐厅等功能分区。

  宽大轻巧的推拉门,整块儿的菲律宾木护墙板,这里是一生热爱美食的张学铭宴请客人的餐厅,当年许多天津的政要名流都曾在这里吃过隔壁厨房里烹出的佳肴,菜品经过这个通道端上餐桌,直到今天,张学铭与美食的故事,仍旧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节选,有改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