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前提和方法
田鹏颖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视野中,“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这就深刻地启示我们,由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构成的“力的系统”,定义了何为文化主体性,也确定了文化是否具有主体性的判断标准。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依靠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突出特性的中华文明;通过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有了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坚定与自觉。

  一、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前提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早已形成,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的前提基础。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生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造了具有强大自我发展能力、开创新局能力、应对挑战能力的中华文明。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长期的大一统传统推动形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明具有的这五大突出特性,彰显了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文明的内容结构也始终处在不断更新、不断调整的动态变化当中。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特征。但历史地看,蕴含在中华文明其中的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优秀文化要素却永续传承着、发展着。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民为邦本、以民为本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等等思想观念历久而弥新,展现出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意识绵延千载、始终一贯。正是因为有了自觉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才能有强烈的主体认同,中华文明才能不为其他文化所替代、所置换,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并且深切影响了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演进。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一贯就有文化主体性,我们才能有坚定文化自信的志气、骨气、底气。

  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条件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必然的规律性认识及其认识基础上的改变,是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根本条件。沿着这一逻辑理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的根本条件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这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命题,这一规律性认识折射出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具有深刻的中国逻辑、世界逻辑、哲学逻辑。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的中国逻辑,是指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大地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运动中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这一过程是主体的实践过程,是文化的创造创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推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的革命文化得到历史性生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时代性建设,以中国逻辑支撑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巩固。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的世界逻辑,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其百余年奋斗中,始终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站在世界历史的制高点审视中国及其优秀文化传统,从而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胸怀天下,高度注重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重视“站在中国之外看中国”,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引领铸就了中华文化新辉煌,使得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世界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的哲学逻辑,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作为重大的哲学命题,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的基本学理支撑。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三、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方法

  从过去来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早已生成;从现在来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从未来来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要得到持续巩固。只有以清醒的方法论自觉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才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坚定文化自信,就要用中国的道理总结好中国的实践,把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从而实现中国人民精神上的真正独立,使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自信自强地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往前走。

  第二,秉持开放包容。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核心是敢于、善于、能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内含着因势而变、因时而新的理论品质,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要求,也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所谓文化主体性上的守正创新,就是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之正,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之正,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之正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之正,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机制、新话语、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